来源:经济日报
融资融券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卖空股票赚钱的新途径,而且由于其杠杆效应放大了得失,是一把“双刃剑”。工具本身并不可怕。明智的投资者不会只看到整合的风险,也不会忽视它的积极作用,而是积极地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
9月以来,融资资金入市步伐明显加快。截至9月15日,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超过1.9万亿元,创近6年来新高。有投资者担心,随着两融余额的增加,杠杆资金的集中进入成为a股日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的主要驱动力,将加剧股市的投资风险。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信用交易,普通投资者可以理解为“借贷”。融资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借款,以资金或证券作为抵押进行股票交易,并按期还本付息。从事融资交易的投资者,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借入一定倍数的杠杆资金;融券交易是指投资者满足质押条件后,向券商借入股票,并按期全额返还股票。
融资融券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卖空股票赚钱的新途径,而且由于其杠杆效应放大了得失。是一把双刃剑,可长可短。这把剑至少有四大风险:做空的特有风险、利率变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强制平仓的风险和提前清偿债务的风险。那些经历了2015年场外配资入市,场内两融余额大增的投资者,依然担心杠杆资金的风险。
两融余额创新高是否必然导致市场风险加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杠杆资金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和“两融为什么创出新高”。
随着a股自由流通市值和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新股发行和再融资带动了上市公司数量和股本的跃升,按照相同换手率估算的股市成交额已经明显高于几年前。换句话说,过去动辄被视为“天量”的成交量,现在可能已经不多了,高成交量可能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最近连续几天的成交额超过1万亿,不是类似2015年股市的情绪激动,也不是单靠杠杆资金就能做到的。
话虽如此,在如此大的成交额中,确实存在一定比例的交易资金或杠杆资金,两融资金作为目前a股中杠杆资金的唯一类别受到广泛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无论是交易基金还是杠杆基金,最担心的都是系统性风险。无论是从参与两融业务的投资者的变化,还是两融业务余额占流通a股市值的比例来看,目前两融业务余额的涨幅明显比2015年杠杆资金入市的速度更慢,也更理性。中信证券的数据显示,8月份,部分场内杠杆指标并未连续上升,而是呈现平缓甚至下降的趋势,表明投资者整体加杠杆意愿并未增强。
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表明,两融余额不断增加并不是风险增加的主要推手,而只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2010年,a股市场推出两融业务时,两融标的数量非常有限。经过多次扩张,双融资标的数量今非昔比。
一方面,随着参与两融金融服务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数量的增加,两融金融服务规模不断扩大,两融余额不断上升成为市场的“稳定器”。以证券交易为例。当市场上一些股票的价格下跌时
工具本身不可怕,滥用它的人才可怕。明智的投资者不会只看到整合的风险,也不会忽视它的积极作用,而是积极地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