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秋就不得不说起月饼,而说到月饼又怎么能不提提“五仁”呢?
(相关资料图)
“五仁”在月饼界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的销量年年榜首,是家家户户中秋节的常客,而另一方面它又年年被骂,是年轻人嘴里廉价跟难吃的代名词。
这样一位王者,一位月饼中的老大哥,它是为何被黑的这么惨的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太贵了。
五仁从诞生之际,就一直是昂贵跟奢侈的代名词。
我们看月饼的历史,其前身其实是唐朝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芝麻跟核桃做成的胡饼。
野史记载杨贵妃在机缘巧合之下吃到胡饼,对它的味道甚是满意,只是名字俗气了些,于是便请求唐玄宗将其赐名为“月饼”,并成了皇家美食之一,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并没有文字记载,而真正文字记录下的“月饼”,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书中记载的五仁饼与梅花饼、菊花饼都是百姓中秋的最爱,就是寻常百姓也可以吃到,只不过一到中秋就供不应求。
而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月饼也有出场。当时贾府一大家子人过中秋,只有贾母才吃上了一口“内造瓜仁松油瓤月饼”,可见“五仁”其“饼中贵族”的身份并不是空虚来风。
而五仁月饼本身其实分苏式与广式,《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库》中记载了民国时期上海的广式月饼:
其选材都是用的天南海北的上好材料,包括浙江北山的杏仁、广东西山的橄榄,然后还有海南的椰丝、青岛的生油,等等等等,再加上大师傅的精心烤制,如此制成的月饼甜软可口,肥而不腻,人们争相购买,可没有一点被嫌弃的意思。
相比于其他月饼,五仁月饼它对食材的要求是最高的,它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实打实的看得见、摸得着,做不了假,而其他水果月饼很容易就能玩玩手段了,像我们吃的莲蓉月饼很多都是土豆加香精调制的,只不过有了股子莲蓉味而已。
而五仁月饼的原材料价格如此之高,还是逼得厂商们想出了办法。1939年昆明的冠生园最先将五仁月饼中的柑橘蜜饯直接替换为冬瓜,橄榄跟花生也被剔除了,那之后量产出来的月饼大家也是在原料上能省则省,以至于国家都看不下去了,2015年颁布的新版月饼生产标准中特地将“五仁”的原料规范为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橄榄仁、芝麻仁五种。
至于五仁被讨厌的青丝跟红丝,其本身也没有现在的这么难吃。
张爱玲曾在她的小说《金锁记》中记录了民国的月饼,那时候的青丝都是用的青梅,红丝则是用的玫瑰,如此雅致的食材想想都好吃,而现在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厂家们把青梅跟玫瑰用了橘皮跟萝卜替代,如此做出来的月饼还能是原来的味道吗?
更何况现在的月饼也不是之前的现烤现卖了,出于储存跟运输的考虑,厂家需要拼命的提高五仁月饼的紧实度,以此来避免果仁的腐败,而因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口感被牺牲,本来绵软的馅料变得干涩、塞牙,甚至有些廉价的五仁月饼都可以用来砸核桃了。
而一些月饼产商可能不对月饼进行压缩,但是他需要在果馅里面添加大量的调味剂来延缓果仁的腐败,增长保质期,因此许多人觉得五仁月饼的味道怪怪的,那其实就是调味剂加上油脂的味道。
从前日子不好过时,一家人一年可能都见不到几顿油腥,而月饼这种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可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五仁月饼可能是所有月饼当中脂肪含量最高的了。
除了面皮本身的油脂,果仁本身就是油脂含量极高的食材,具检测100克果仁馅料里就含有54克的脂肪,而这基本就相当于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的摄入量了,能不腻嘛?
而身体不缺,也就自然丧失了对五仁月饼的食欲。
其实说到底,“五仁”并没有错,只是大家买的五仁月饼不对头罢了,你总不能要求五块钱四个的月饼多好吃吧,当然,更多的还是记忆里的“五仁”味道太好了的缘故。
就像笔者自己,记忆里的月饼都是自家做的,都是用的最简单的食材,却有着最美好的味道。
花生、瓜子、芝麻还有腰果,这些先炒熟去皮,然后芝麻捣碎,用调制好的糖油混合糯米粉揉成馅料,在用剩下的糖油加上面粉鸡蛋揉成面团,然后用木模具将馅料跟面团压成月饼,不过这个环节记得要在模具上涂上一层茶油,不然饼皮容易粘在模具上,而做完这些就可以静静等着月饼烤制完成了。
如此做成的月饼松软酥脆,甜不腻口,是小时候最难得的美味了。当然有时候也会调皮,偷偷的掰开月饼只抠出里面的冰糖然后再若无其事的沾到一起,这样做的后果是免不了一阵责骂的,但又总是乐此不疲。
而直到现在,大家对“五仁”满满的嫌弃,可能更多的只是对记忆中那些美好味道的怀念。
现在的中秋月饼都是越做越精致,越做越奇怪,什么水果的、牛肉的,还有什么哈根达斯的,虽然味道都不错,但是除了拿来送人,一家人真的是吃不了几个。不过家里老人每年是总是会买上那么一盒被大家所鄙视的“五仁月饼”,虽然口味一般,但是饭后家人一人一小块儿吃上一个,却还是最“团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