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 正文

中国城池史——安徽省砀山县

2023-08-22 22:53:15    来源:红五百科    

砀山,以其山出产“文石(砀字意:有花纹的石头;文石也指代砚石)”而得名。春秋战国时为宋国砀邑,后宋为齐、魏、楚瓜分,砀地属魏。

民国初砀山县城厢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秦统一天下后设砀郡(治睢阳县),砀县(今河南永城市境内以北)。郡、县均以砀山得名。而今日之砀山县城在当时为下邑县,今日之夏邑县城当时为栗县。故而清代县志中说“沿革多以代异,而封域亦尽变矣。”

秦代 砀郡 砀县 下邑

汉高帝五年,封彭越为梁王,改砀郡为梁国,建都定陶,文帝时迁都睢阳。此后历经两汉(略过吕后和王莽),梁王换了一茬又一茬,梁国辖县也时常增减,但砀县始终隶属其下。东汉建初四年,梁国迁都下邑县。

抗战时期日军占据下的砀山县城,城墙颇具规模

抗战时期日军占据下的砀山县城,远处可见敌台

三国时,曹魏黄初中废梁国为梁郡,属徐州。晋武帝太始元年,大肆分封宗室诸侯王,复置梁国。太康元年砀县被废,其地并入下邑县。永嘉之乱后,中原地区因战乱导致行政建置彻底混乱,兴废时常有之。南朝宋时,废梁国恢复梁郡,复置砀县;南朝齐砀县再度被废。

徐州会战后的砀山县城南门

北魏孝昌元年,下邑县迁治到原栗县故城,为临涣郡治。次年,砀郡、砀县均被恢复。砀县治于鲁城,砀郡治于原下邑故城,梁郡则迁治回了睢阳县。到北齐时,砀郡、砀县又被废除,并新设安阳县(治麻城)。

砀山县城东门外瓮城

隋开皇十八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大业六年,新设永城县(治马浦城),砀山、永城二县以芒砀山为界,砀山县治北迁至下邑故城。

唐代 砀山 下邑 永城

金兴定年间,因水患砀山县城被淹没,于是迁治虞山之南的保安镇(属永城县,隋唐时名为山城集,北宋时改设保安镇,也叫凤凰城,从山城集和凤凰城两个名字可见当地是有城池的,推测可能是南北朝时遗留的砀县故城)。

刻有“大中十三年宋州砀山县尉袁府君砖记”的唐代官砖

元至元年间,砀山县迁回旧址,但并未建筑城池。明正德八年,知县李金建筑土城,设门五座。嘉靖中,重修土城,并种植柳树于护城堤上,嘉靖二十六年增筑护城堤,并多植柳树以为屏障。但嘉靖四十一年,洪水仍是冲陷城堤,县治被迫迁至小神集,三年后方才迁回。

嘉靖年间徐州志中的砀山城图,万历二十六年,此城被洪水彻底冲毁

隆庆年间,知县王廷卿重创筑城,将城墙加高至一丈八尺,基宽三丈。万历二十六年,洪水再度冲没城基,城池荡然无存。知县熊应祥迁址旧城西的秦家堂重筑城池。新城高一丈五尺,基广三丈,周长八百四十丈二尺,设城门四座各有城楼:东门景云,西门瑞洛,南门永保,北门企宁。南门东西各有水关。万历四十八年,改建砖城,修四门城楼,增筑羊马墙(护城河靠城一侧驳岸建高墙,多见于北方,防止冬季敌兵趁护城河结冰直接穿过)。

1936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砀山县城

砀山县城大致范围示意

清康熙三十七年、乾隆三十八年有两次大修,尤其是乾隆三十八年修葺,四门城楼被改成了双层宫殿式,巍峨壮观。

抗战后期的砀山县全图

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国军102师在砀山县阻击日寇西进,此战中砀山县城遭受极大的破坏,此后逐步颓废,解放后城墙被拆除,但古城格局得以保存,城池肌理清晰可见。

1944年左右美军航空测绘的砀山县周边

[责任编辑:editor]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