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主动选择。全国人大代表齐嵩宇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打造国家工匠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建议打造国家工匠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固化制造业传统技能和关键技术,建立随时可快速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知识库,让产业工人充分参与到国产化替代中,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型人才队伍。
我国技能人才发展面临三点“新”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全球制造业全产业链向中国转移,我国制造业产业人才逐步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成果。但这些知识作为“工匠”的个人经验,伴随传统技能失传及关键技术外流问题,传承推广困难。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逆转,低附加值制造业正随产业结构升级而逐步外迁,长此以往将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阻碍。
齐嵩宇认为,近年来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的实践证明,一线工程经验的沉淀与核心算法同样重要。只有将一线工程经验融入到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才能让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接地气,真正发挥实际作用,有的放矢。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发展面临以下三点“新”趋势。
新技术应用使传统技术技能保存成为可能。随着以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成熟,使得真实工业场景有了可低成本固化的方法,能够将高技能工人、大国工匠的“绝活”“绝技”打造成可以用于训练的场景、程序和工艺库,其工程实践经验将基于三维场景还原,高技能人才的经验和知识得以传承。
新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从需求侧来看,随着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深入创新发展,产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供给侧核心生产要素,技能工人、工匠将在未来10-20年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打造国家工匠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加速技能工人、工匠的培养效率、知识与技能传承,将补足产业升级中技能人才、工程师培养的短板,在制造业全球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
工业软件国产化有助于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随着工厂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软件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被国外严重垄断。我国制造业企业大量使用国外工业软件的过程中,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积累沉淀、工程经验的数字化传承将严重受制于人,产业技能工人、工匠逐渐沦为国外技术的验证者,相关技能知识、经验被单方向萃取和吸纳进国外工业软件的封闭生态。因此,亟需强化国产软件力量。
建设国家工匠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
“国家需要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产业工人、工匠多年来积累的工程经验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齐嵩宇谈到,下一步,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力量,运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建设国家工匠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让技能工人参与到核心技术、技能数字化开发和软件化封装等课题中来,鼓励使用国产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完成底层架构搭建,建立高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培养体系,推动工业软件及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就如何解决齐嵩宇提出了具体建议
开展工业场景关键技术数字化封装课题研究。由国家有关部门,联系大国工匠、行业专家等共同成立的专家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探索工业技术数字化封装解决方案,制定十四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路线图。建议以汽车装配场景中的关键技术为内容,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为平台载体,以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手段,以专项课题研究形式开展先期试点工作,对工匠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建设进行实验论证,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用的解决方案式。
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数字化传承平台。由工信部信发司牵头联合有关行业组织,基于工作路线和试点成果,遴选科研机构、制造业企业和国产软件企业组成联合体,选取汽车、装备、电子信息等代表性行业,采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工业互联网技术手段,试点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数字化传承平台。
建设国家工业技能知识库。根据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建设软硬件支撑生态,建设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多维度、多次层次工业技能知识库,以政策引导方式推动技术技能领域的数字化传承和国产工业软件的升级;打通产教融合模式,鼓励、支持大国工匠、企业技能专家进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共同完善课程及数字化教学资源。
保障技能传承平台开发与国产工业软件推广。一是由工信部牵头相关部委出台系列保障政策,根据试点成果推广技能传承与知识库的产品体系;二是保障关键工业技能知识安全性。
综合运用平台与知识库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以产业数字化转型、技能人才能力数字化封装及传承为目标,以两化融合贯标等为抓手,开展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应用于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中,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引导知识库和数字化培训进培训补贴目录,形成市场化造血机制和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