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 正文

【天天聚看点】运营商何以热衷手机套餐捆绑网贷产品?

2023-06-25 06:39:06    来源:通信世界网    


(资料图)

(CWW)最近,有关运营商“信贷门”的报道上了热搜。不少用户通过媒体投诉,他们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办理业务时,业务员以“承诺在网免费送礼品”为由“忽悠”自己签下1份贷款合同。拿了1份“礼品”,不仅成为运营商的用户,最后还不明不白地成为银行的“贷款客户”。许多用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签下的是1份贷款合同,直到手机欠费停机后才发现,而且由于欠费停机,最后还造成了“贷款逾期”的后果。因为这份“免费”的礼品而信用受损,许多人大呼上当。该报道一出,三大运营商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舆论批评运营商“玩金融”有些过头,有欺骗嫌疑。

事实上,运营商通过手机套餐捆绑网贷产品在近几年已成为普遍现象。为什么运营商热衷于通过手机套餐捆绑网贷产品?原因不外乎为“增收”。坐拥流量和渠道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对金融的布局早已有之,而支付则是首个“水到渠成”的业务模式。三大运营商的支付公司均成立于2011年,早期布局支付业务主要是为解决用户线上充值走支付通道产生手续费的问题,为运营商带来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提升交易手续费或者增加用户黏性上。

其实,移动支付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应用场景也非常丰富,拥有海量用户和巨大资金资源的运营商一直期望在这一领域创新突破,使其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但由于体制机制等问题,运营商的移动支付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当支付宝和微信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地位,运营商“回过味儿”来为时已晚。

但这并不意味着运营商会放弃这一市场。作为拥有巨大流量和用户的电信运营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是顺势而为。因此,三大运营商走上了聚合支付的道路,以支付宝、微信支付、手机银行等受理终端的角色出现。近年来,在支付入口上叠加综合金融服务成为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普遍的转型方向,而其中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利润塔尖”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何将用户留住并二次“变现”,才是最终的目的。

因此,入网免费送礼品、送手机就成为一个最好的噱头,这些以免费名义送出的礼品,其实背后都是有“金主”的,而这些“金主”不是银行,就是一些金融机构。运营商和银行、金融机构将用户二次开发,这种变相的“套路贷”实质上是将用户“卖”给了银行,用户再通过“交话费”的形式去偿还银行的贷款利息。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既得到了用户,又“黏住”了用户;而有了话费收益,银行也完成了“放贷”,同时发展了客户。

运营商这种对用户过度“开发”的做法要有一个限度,而这也是社会舆论诟病运营商“信贷门”的根本原因。用户选择运营商,他们的需求很简单,就是为了享受更好的通信服务,而不是像“猪崽”一样被卖来卖去。运营商“玩金融”不是不可以,但这种误导用户“消费贷款”的方式不可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运营商“信贷门”反映出通信服务市场的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运营商对基层的绩效考核是不是该进行调整了?一味追求高增长显然并不现实。如果KPI考核模式不改变,未来基层还会玩出更多类似“信贷门”的花活儿。

[责任编辑:editor]
[关键词:]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