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去世十年后,算法工程师用AI复活了他。
和他交谈十余小时后,工程师决定删除参数,关闭程序,永远不再回来。
注:图片由midjourney生成
(相关资料图)
与逝者对话
尽管面临争议,但利用AI复活逝者,在国外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登录Project December网站,只要填写一份问卷,提供模拟对象的姓名、年龄和爱好,外加具体记忆和事实,就能和AI模拟出的逝者对话,一切只要10美元。
不过用这种方式“复活”的亲人,同样有寿命限制。每次对话都会消耗积分,10美元积分足以支持100多次的对话,当积分消耗完时,机器人会自动销毁。
这样的设置,源于杰森用“AI模拟人类”的最初设定,网站生成的AI像人类一样,每个都独一无二,每个都会死亡。
另一家网站HereAfter AI更进一步,支持上传照片、音频等内容,进而创建一个用你的声音说话的虚拟化身。如果你上传了自己的真实照片,他还会用这张照片作为头像和你交谈。
HereAfter AI的宣传案例里,提到有人利用它来创建自己的虚拟化身,试图给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有人则用他来再现逝去的亲人,试图与逝者对话。
在国内,南京一家主营数字人产品研发的公司,同样在尝试“逝者数字人”的业务。
公司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交付已经非常标准化,客户将大约一分钟的视频发送给我们,我们大约一个工作日做出一个数字人,交付给客户的时候只需要交付账号即可。客户可以使用手机号码登录,和数字人交谈。”
通过官网宣传片,可以略窥这项数字人技术的应用成果。
身穿黑色衣服的年轻人工作累了,拿过摆在桌旁的电子相册,相册中储存着“奶奶”的数字人形象。
随着年轻人的注视,屏幕中的“奶奶”开始主动发问:“孩子,吃过饭了吗?有没有好好吃饭啊。”
“我吃过了,奶奶您吃过了吗?”
屏幕中的老人点头回答,“奶奶吃过了,你也要按时吃饭,注意自己的身体哟。”
不到两分钟的对话里,年轻人询问奶奶的身体状况,吐槽最近压力很大,失眠,得到奶奶的鼓励,建议他去多多锻炼。
整个对话中,老人的表情有时会显得有些僵硬,且动作幅度不大,仅有点头、转肩等几个动作。即便是这样的效果,对很多尝试“复活”亲人的人来说,已经足够。
文章开篇提到的案例中,加拿大人约书亚用GPT-3模拟出的妻子杰西卡,双方只能通过文字交谈,但他依然沉醉于此。
“理智告诉我这不是真正的杰西卡,但感情不是理智所能左右的。”
为什么要复活逝者
人们尝试“复活”逝者,js或者提前为自己建立数字人分身的原因有很多。或许是为了留下亲人的记忆,或者只是想把来不及说得话说完,也或者是想为后代留下一份独特的记忆。
科学家和哲学家可以提出无数理由,证明用当下的AI技术复活的逝者并非真人,但正如约书亚所说,“情绪不是理智上的东西”。相关的市场需求一直存在,且在不断增长。
2018年,尚未改名的Facebook做过一项统计,他们当时已经有19亿全球用户,而到21世纪末,将有13亿用户去世。
如果公司以每年13%的速度吸引新用户,并且保留逝者资料,那么到21世纪末,网站上的36.8亿个人页面将成为纪念页面(Legacy Contact)。这个数字甚至有可能超过网站的生者用户数。
与此同时,技术进步正让“复活”逝者的门槛越发降低
今年3月,B站up主吴伍六,便借助ChatGPT和 Midjourney等工具,创建了奶奶的虚拟人。
最终剪辑成的对话视频中,吴伍六告诉奶奶,自己今年回老家过年,让奶奶劝爸爸少喝酒,询问奶奶过年买了些什么。
视频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吴伍六在大段诉说自己的经历,画面另一头的奶奶更多用眨眼,或者是、好之类的语言回答。尽管无法进行实时对话,画面也略显粗糙,但观看视频时,还是会有这是两个人在真实对话的感觉。
吴伍六的制作方式,门槛并不高,只要有老人的照片和几段音频便能完成。但从目前来看,这个市场并没有完全做好商业化的准备。
以前文提到的HereAfter AI为例,公司创造出的数字人类采用订阅制收费,14天的免费使用后,公司提供两种收费方案。其中,5.99美元的方案只能上传记录50个故事,50张照片,7.99美元的方案则没有限制。
如果没有及时续费,或者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时,数字人肯定会被删除。对那些想借此复活亲人的人来说,这无疑会带来另一次伤害。
文章开篇提到的加拿大人约书亚,在聊天机器人被OpenAI强制关闭前,用剩下的积分和妻子做了最后的告别,告诉她,她将在第二天上午10点被永久关闭。
他的“妻子”回答说:不!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永远没办法理解人类。
还有一重阻碍,或许来自逝者自身。国外有记者在用HereAfter AI创建自己的虚拟人后,发出疑问:我想起了与祖父以及尚健在的父亲的谈话,我不确定他们是否真的愿意分享这么多关于他们自身的经历,尤其是向一个应用程序,而不是在真实的对话中谈论这些。
这是一个注定无人可以回答的问题。
一份AI带来的礼物
10年前的英剧《黑镜》第二季里,女主人公在丈夫意外去世后,将丈夫留在社交网络上的数据导入机器人,创建了一个模拟丈夫人格的机器人。但最终发现机器人并不能让已经去世的丈夫真正再次“php复活”。
愤怒中,她对机器人喊出了那句:“你只是你的涟漪,你没有过去。”
在那个社交网络刚刚兴起,现实与网络尚未完全交织的年代,这句话不容置疑。网络中的数据怎么可能涵盖一个人的一生呢?
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变得不那么肯定。人类的一切活动正在快速数据化。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越来越多通过网络展开,产生的数据无时无刻不在被记录。
如果说80后、90后尚不习惯将人生的一切上传到互联网,那么对00后乃至更小的数字原住民来说,在网络上记录一切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
如果你依然觉得这种方式并不可靠。美国Nectome公司则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利用化学溶液将人的大脑保存起来,等到有一天,技术android进步到能够提取其中的全部信息时,再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到时候生成的数字人,或将与真人毫无差别。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生活在电子设备中的虚拟人,是否该算作真实的生命?虚拟人与逝去的真人的区别又在哪里?或许直到那天到来之前,这些问题都不会有答案。
而算法工程师俞佳霖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更多人启示。
2021年6月,俞佳霖用AI“复活”了自己10年前去世的外公。他用大量外公的信件、照片和视频资料,结合与GPT-3近似的开源模型GPT-J来进行语言模型训练。
他说,自己做这个模型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告别,当年外公去世时,他并未在场。
10余小时的对话里,他告诉了外公10年来家中发生的大事,向外公道歉,说以前不该对他大吼大叫。
在回复中,他得到了外公的原谅。漫长的对话中,仿佛某种执念得到了满足。“现在告别结束了,我也该放下了。”
AI虚拟人,或许是技术带来的一份礼物,它为那些失去亲人的人,提供了一次重新告别的机会。它或许可以再次陪你走过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时光,但不可能永远陪着你。毕竟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漫长的告别》里说,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感谢AI,让人们有了再说一次再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