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 正文

昙花一现,必然也——漫谈美能达Auto/MC 100/f2

2023-08-29 19:17:53    来源:哔哩哔哩    

这回要讲的是美能达手动时代的一款镜头:Minolta Auto/MC Tele Rokkor-PF 100mm F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人评价这是一款“存在于传说之中(fabled)”的镜头,在当年美能达的官方手册和说明书当中,我也只看过SR-7的说明书上有简要介绍这款镜头的基本参数(如果有人能找到早期SR镜头的官方手册那就最好不过了,那里面总会介绍到它吧),久远的生产年代和稀少的保有量也让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名气上远不如美能达的MD 135/f2,但也确实够得上传奇了。

最近有感而发,索性整理一下关于此镜头的资料和样片,同时也会有一些我自己的使用体验结果,仅供抛砖引玉。如果有地方写的不好还请轻喷,也欢迎大家补充指正(狗头保命)。

首先介绍一下版本的问题:于1961年首次推出的是Auto版,1966年与SRT-101机身一同推出的MC版则多了光圈与测光耦合的功能(Meter-Coupled),除此之外光学结构是一样的,并且都具有景深预览拨杆。“美能达镜头名称里的'MC'不代表多层镀膜(Multi-Coated)”这一点已经是大家所熟知的了,但对于这款镜头,这两个版本上与成像直接相关的唯一差别恐怕还真就是镀膜了:Auto版的前端镀膜为蓝色,而MC版的为蓝绿色(MC版后口镀膜则是黄色的,Auto版的还没找到),至于镀膜层数和质量的差别,就留给大家考证吧。

不像擅长并热衷于研发大光圈镜头的佳能,手动时代的美能达并不热衷于大光圈,例如在85mm焦段,美能达最多就把光圈做到了。至于100mm焦段,佳能于1959年就推出了S系列和R系列的100/f2,美能达则在两年后为自家单反推出了100/f2,但仅生产了数年后就被1968年推出的100/取代,据说是因为前者的生产成本太高。从光学结构来看,这样的说法似乎还算站得住脚,天晓得100/f2镜组里那片又大又薄的凹透镜在60年代初制作起来有多高的良品率(事实上,后面会提到的放射性玻璃以及难以驾驭的光学特性更有可能是这款镜头被替代的主要原因)。我暂时没有查到这款镜头的专利,如果有高人感兴趣的话欢迎考古并模拟MTF。

顺便一提,相比最早期的美能达100/,100/f2只重了15克,外径也几乎不变,整体甚至还短了5毫米。能把光圈做到这么大,同时不牺牲镜头的尺寸和重量,实在佩服当年美能达设计师的水平。

既然提到了光学结构,这里不妨也来看看佳能S系列100/f2和喜闻乐见的坚无敌(Kinoptik)Apochromat 100/f2:

两款镜头的光学结构都是双高斯结构。事实上,它们的成像风格也很类似,尤其是都有(场曲导致的)旋焦。可能还有人会想到古村(Komura)的100/,那个就属于更古老的Ernostar结构了,焦外同样会带一点旋。

铺垫了那么久,美能达Auto/MC 100/f2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光学结构与上述几款镜头的不同,注定会让美能达的100/f2有着不一样的表现,但我要先给你泼点冷水:这款镜头的轴向色差相当明显。只要看看网上关于此镜头的样片,基本都能发现前景的高光边缘处是橙红色的,而背景高光边缘处是青蓝色的【虽然蔡司的loxia 50/f2也有这样的轴向色差,但这样的例子似乎不多,一般的轴向色差都是“前紫后绿”;感谢@阿了_Ale(微博)的补充】。好消息是,缩小光圈能改善轴向色差,毕竟不少大光圈镜头都会牺牲对轴向色差的校正。至于横向色差,美能达的这款也会有一点,但不明显。

这里我先整理一下国外对于这款镜头已有的考据和测评(可能需要科学上网):

/minolta-auto-tele-rokkor-pf-100mm-f2-0-ar2-review/——系统且大篇幅的考究与画质测评(想看横向色差表现的请看这篇)。

/photos/otattemita/albums/72157662759458337/with/52403676814/——糖果系(?)户外人像测试。

/——室内/户外测试;我猜测这款镜头可能有个体差异,像这篇文章的样片焦外更凌乱,但轴向色差没那么严重(也可能仅仅是测试场景的问题)。

/%E6%94%9D%E5%BD%B1%E4%BA%8C%E4%B8%89%E4%BA%8B/auto100f2-e9c079faea1e——多种场景下的“不是为了拍样片而拍”的样片,甚至有一些是黑白/彩色胶片拍的(想看焦外表现的建议看这篇)。

/threads/minolta-auto-tele-rokkor-pf-100mm-f2-0-%C2%/——硬核的镜头拆解+简单的近摄测试。之前我缓存过这个网站,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个网站的图片加载不出来了,如果需要这些照片的话可以私信我。

大家不妨先看看上面链接的样片,找一下它们的共通之处。为了深度体验这款镜头(我手头的这个是MC版的),这次我找哥们借了台索尼a7m3,自己尝试做了人生中第一次测评,同时这也是我玩摄影三年半以来第一次用数码相机了(

由于第一条链接的文章基本上已经把各方面的表现都测评过了,并且我这次用的机身分辨率不算高,这里我打算以强调这款镜头自身的特点为主,同时尝试看看它的近摄表现如何,因此测评不会很全面,更不敢称得上专业,写这篇专栏就权当图一乐了。(再次狗头保命)

首先是极端高反差环境下的表现,对焦距离约2米。布局方面,我特意在焦点的前景与后景布置了能反光并且是我能找到最合适的物品,至于身处焦内的主角,则是我们罗德岛出色的整合运动中坚干员阿(大雾)。

f2:亚克力牌恰好处在焦内,下面的塑料带也勉强处在景深以内。中心反差稍低但还尚可;离画面中心较远处反差更低;不出所料边角有明显失光;只有很亮的高光边缘处才有紫边(例如前景猫条的反光处……等等,为啥是猫条?),不是很亮的话则是红边;同理,焦点后非常亮的高光则呈绿色,否则是蓝色,这个现象应该只是传感器像素饱和导致的。

:整体画面的反差有明显提高,尤其是中心部分,例如塑料带上跳钢管舞(?)的阿,现在可以看出尾巴的粉红色阴影处其实是由漫画风格的网点格子组成的了;焦外色散在此时变成了“前红后蓝”;暗角有明显改善但仍有约1/3档的失光。

f4:分辨率进一步提高;暗角基本完全消除。

:整体变化不大,但三角尺旁边的蓝色衣夹处反而变得模糊;画面中心也是如此,这很可能是因为焦点发生了后移——一些大光圈镜头由于有球差,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

f8:当中原本变模糊的细节又迅速变得清晰,通过三角尺的刻度来判断,应该是焦点回归了。进入景深的高光处已经只有很少的轴向色差了,而仍在焦外的部分虽仍有这样的色差,但相比之前也收敛了不少。

f11:整体反差比f8的又更好了一些;现在即便是在焦外也难以找到色差了,焦内的也有进一步改善。

f16:由于衍射,中心分辨率开始有极轻微的降低。

f22:整体反差相比f16有明显降低。

接下来是弱光下的近摄与背景虚化,对焦距离为最近的 m。在我拍完这组照片并在电脑上检查之后我才意识到,这种情况下想要使用峰值对焦精准找到焦点实在太难了。不过这次的重点是焦外的表现,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B站专栏似乎也会压画质)……总之接下来有请哥们的徕卡M2友情上镜——

f2:此时景深极浅,再加上机身与传感器平面并不完全平行,故只有机身速度盘的滚花网纹和过片拨杆轴是最清晰的,反差居然还不低;位置稍微靠后一丁点的过片拨杆和左侧背带扣则勉强处在景深以内;明显的暗角在此处倒恰好能为照片的氛围加分;虚化处的光斑圆润且柔和,在这个场景下看不出旋焦,但画面边缘的光斑仍会变成轻微的椭圆甚至凸月状,收光圈能改善光斑形状(可惜此场景没能展示最边角处的光斑)。

:原本最为清晰的速度盘开始失焦,过片扳手和左侧背带扣倒是更清晰了,说明焦点后移在就已经开始了;反差有提高,焦外光斑变得更圆,过渡还算柔和自然。

f4:虚化处的光斑可以看到光圈的七边形了(极端环境下只要将再收半档就恰好能察觉出来),光斑边缘开始硬朗起来,甚至足以产生轴向色差了;焦点继续后移。

:虽然左下的牛皮肩带清晰了不少,但这更像是因为焦点后移导致的;M2的前面板依然是虚的。

f8:焦点逐渐回归。另外请无视逐渐明显的CMOS灰尘

f11:边缘反差与f8的差别不大。

f16:现在的景深终于刚好够到M2的前面板了,但衍射导致边缘分辨率有所降低。

f22:对比f16,整体反差都在降低,且边缘的更严重一些。

讲到这里,是否已经足够让大家解毒了?不像佳能和坚无敌的100/f2,美能达的这款对色散的控制确实不太行。客观来说,60年代初的大光圈镜头有如此表现倒也无可厚非,况且那时候彩色胶片还是很昂贵的,大家拍得更多的是黑白胶片,研发这款镜头的时候大概率没有特别关心色差的消除吧。然而正所谓瑕不掩瑜,既然是一枚大光圈中长焦镜头,我们就不能忽视美能达Auto/MC 100/f2为我们带来的焦外表现,其柔和自然的程度甚至让我联想到了美能达的“鹰眼”58/(这还是中长焦!二者都全开光圈的话100/f2的景深只有“鹰眼”的一半)。焦外的审美是见仁见智的,但对于不习惯旋焦的人来说,这样的散景无疑是他们更想要追求的。唯一可惜的是光圈叶片数不够多,并且最近对焦距离只有 m,想要近摄的话还得外加附件。

回过头来想想,这样的色差在黑白摄影的焦外当中不但不显突兀,会不会还有助于影调的过渡?这枚镜头在当年也许就是为弱光下的黑白摄影而生的,而现在想要将它运用到彩色摄影(尤其是人像摄影)的话,恐怕需要摄影师拥有相当深厚的取景功底和对光线的理解,才能尽量避免色差带来的违和感了。

另外,逆光下使用美能达手动镜头一般都容易有炫光,这款也不例外,这时候遮光罩就十分重要了。这款镜头的原配遮光罩D62NA同样极其罕见,非要钟情于古董金属遮光罩的话,佳能给EX95/镜头配的T-65遮光罩就可以作为圆筒形D62NA的完美平替,尺寸几乎一模一样。

最后让我非常吃惊的是,上面这篇文章还提到了这款镜头的Auto版和部分MC版居然是有辐射的!奇怪的是镜片普遍没有发黄的迹象。我的这颗MC版镜片就完全没有发黄,但后组仅有 μSv/h的辐射,前组则几乎没有。难道这款镜头运用了钍玻璃,使得其成本会更加高昂?或者说,自从禁止使用辐射玻璃的规定颁布之后,这款镜头就无法继续生产了?60多年过去了,如果没有文献记载这些历史,它们就只能继续成为悬念了吧。

顺便,读者如果也有这款镜头的话,不妨也可以测一下辐射,正所谓有辐同享(谐音梗扣分)。

总结一下,难以消除的明显轴向色差以及近摄时明显的焦点后移是这款镜头的主要缺点。这款镜头也并不能以超高的锐度夺人眼球,但它的焦外舒服自然,也算对得起这么大的光圈了;镜头小巧轻便,搭配美能达的SR/SRT机身的话,造型绝对无与伦比。非要拿来创作的话——弱光下全开光圈,你就能得到奶油般的虚化与氛围感;将光圈收到则可以让更加规矩的焦外成像与还不错的分辨率处于恰到好处的平衡点;f4~f8之下的分辨率不差,但一定要注意补偿附近时的焦点后移,在近摄时这点尤其不能忽略;除非用于黑白摄影,否则不太建议在高反差场景运用此镜;剩下的就要看你和模特的造化了——这款个性十足的镜头注定不会那么容易驾驭得来。

当然,如果只是想要一枚光学素质优异的100mm镜头的话无论是性价比还是画质,像是这款镜头的后来版本——美能达的MC/MD 100/都会是比这好很多的选择(基本上就是将轴向色差大幅抑制,同时焦外会再引入旋焦,不过虚化依然是很柔和的;MC/MD这两个版本的测评建议在这里找:/blog/lenses/minolta-mcmd/)。除非你能像我一样收一枚外观战损但功能和镜片完好的,否则完全不必为了追求这样的光学表现而为此破费大几千,毕竟它的收藏价值显然要大于实用价值。最后,放射性让这款镜头的历史渊源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即便在手动时代,美能达也只有早期的“鹰眼”和28/是有辐射的(第一个测评链接有提到,85/并没有辐射),但除非你打算今后都抱着它睡觉,否则与其担心这样的辐射强度,不如想想怎么劝日本别排核废水吧。

最后分享一些我用这款镜头拍摄的照片(不定期更新):

Minolta Auto/MC Tele Rokkor-PF 100mm F2镜头基本参数:

最小光圈——f22

镜片——6片5组

滤镜口径——62 mm

最近对焦距离—— m / 4 ft

尺寸(外径×长度)——66 mm × 63 mm

重量——425 g

光圈叶片数——7

参考资料:

Kinoptik光学结构:&page=4

佳能光学结构:/patent/US2681594?oq=Canon+%22Hiroshi+Ito%22+lens

美能达光学结构:

/minolta-lens-perfect-data/

古村光学结构:/blog/?p=11590

美能达镜头信息汇总:/lenses/

[责任编辑:editor]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