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那嫩绿的柳叶上的音符,随着春风舞动快乐的节拍,不经意间,推开了记忆的门,回忆里,童年的故事总是显得那么的美妙,牵引着我们的思绪一次次飞回那桃花源般的美丽日子。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以儿童生活为描写题材的古诗,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让我们一起来通读全诗:
(相关资料图)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有一次诗人到山村里去寻找一位好友,由于只知道好友的大致住所,行到村口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这时看到路边背阴处有一个头发胡乱扎着的小孩子正在钓鱼,看他侧身坐在那长有青苔的石头上,野草都快遮住了他那小小的身影。正想向这孩子问路,只见那孩童遥遥向诗人招手示意走到近前些,不敢高声应答,就怕惊着水里的游鱼。
胡令能的这首短诗写小儿垂钓别有一番情趣。全诗未见绚丽的色彩,无刻意的引经据典与牵强地雕饰,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
“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二字告诉人们,着重点出了小小孩童此时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想来一早起来与小伙伴玩耍了不短时间,把梳理好的发鬓都弄的蓬乱了,也顾不得再梳理一下,就急急忙忙的跑到小河边像模像样的学大人钓鱼了;
“侧坐莓苔草映身”,初学钓鱼,故尔特别小心,挑选的是一处长着青草和绿苔,荫凉而又僻静的地方,想来这炎热的天气里鱼儿也喜欢在这阴凉的地方活动吧!也许是不习惯,也许是受地型限制,只能随意地侧斜着身子靠坐在长了绿苔的石头上,身边杂草长得挺高的,完美地遮住孩子的身形了。
“侧坐”两字,把小儿初学钓鱼心境表现的尤为贴切。小儿不拘形迹与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构成了动态的美。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孩正在等鱼儿上钩,这时候偏偏有位过路人想要问路,不想理吧又显得与家人教导所不合,理吧又怕声音大了把鱼吓跑了,怎么办呢?只见我们的小主人公急中生智之下向远处的路人招手示意,请其近前轻声相告。
全诗从形神两方面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诗的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全诗描写朴实、自然,一个真实可爱的垂钓小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谓情境交融、形神兼备。诗人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准确地捕捉到小儿初学垂钓时的某些特点,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令人有如回到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