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 正文

齐鲁地名探究——齐晋会盟之要津——夏津地图及其简介

2023-08-30 22:46:51    来源:红五百科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夏津地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地名由来】

夏津古称”鄃城”,”齐晋会盟之要津,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夏津县名的来历,自地名普查、县志编纂以来进行过多次考证,其中”津”字来历说法比较一致,皆以大河(黄河)渡口而得。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载:(夏津)春秋时为赵齐晋会盟之要津。”津”渡口也,《水经·河水》云: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据谭其骧先生的《历史地图集》所标示,夏津地处黄河北上拐弯处的西岸。河水经拐弯的缓冲,来到夏津一带水势转慢,故此地成为黄河东西过往的渡口。夏津之”津”字当以渡口而得

是因”夏盟之要津”而得

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载:(夏津)春秋时为赵齐晋会盟之要津。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四年)5月,晋文公召集齐、宋、鲁、蔡、郑、卫、曹等国在践土(今河南郑州市北)会盟。历史上称”诸侯会盟”为”夏盟”,“齐晋会盟”亦可称”夏盟”,夏津之”夏”当由此而得

因”夏王朝”之”夏”而得

夏津在”唐、虞三代之年,邑濒河曲”。”河曲是河流一连串迂回曲折的河段,大都出现于冲击平原的中下游河段”(《辞海》P911)。又考夏津地属”河内”,即黄河的”东河之西,西河之北”地区。《史记?正义》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河内云也。”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冀州”为九州之首(见《书?禹贡》),是夏王朝的王畿之地。冀州与夏王朝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颜师古云:夏,中国。中国,中土之大国。顾炎武《日知录》云:古云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国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是知,冀州亦属中土,是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而夏津正是属于这一地区。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载,西汉至隋夏津均属冀州部地。冀州是夏王朝的王畿之地,这必然被后人视为”夏地”。夏津又紧傍大河渡口,后来在此地置县而得名”夏津”是颇顺情理的。

是因禹酾河水有关

在今夏津境内有两条纵贯县境的大沙河,其中堤上沙河为老黄河故道。据清乾隆本《夏津县志》载:黄河故道今谓之老黄河。历代黄河故道不一,此河自直隶元城至德州为禹酾(疏导)二河之贝丘(在今临清市南)川。禹酾之河又称为”禹河”。据山东师大地理系黄春海教授所著《山东省地貌区划》载: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淇河、卫河合流处的河南汲县东北决口,经内黄、冠县的白马庄、临清、夏津、德州、吴桥镇、王寺镇向东北入海,全长460公里。河道宽一般100至150米,高出平地3至5米。该河系禹河故道,河道构成马颊河以北与南运河以东的高地。黄教授记述的黄河故道与今夏津堤上沙河的行径路线完全相同。由上可知,在夏津境内通过的这条河,就是传说中的禹所疏导的黄河,亦可称”禹河”。今夏津县城即在原禹河北上的拐弯处,紧傍大河之津(渡口),换言之,此津为”禹迹”之津,也就是禹所为的大渡口。禹又称”夏禹”,所以后来在此置县而称”夏津”也是不无道理的。

夏津县位于德州市西南部,处于北纬36°53′~37°10′,东经115°45′~116°16′之间,东南与临清市、高唐县相邻,西与河北省清河县以运河为界而相望,北与武城、平原县相接,在省会济南西北方向120公里处。总面积882平方公里。

夏津风光

夏津县,隶属于山东省,地处鲁西北平原、两省交界处。北依,南靠,西临。截至2018年,夏津县辖10镇、2乡、1个街道及1个省级,314个社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90万亩,2018年末常住人口51.96万。

布袋鸡

布袋鸡和银丝面是夏津名吃,可惜从没吃过。

【历史沿革】

夏津县域于唐、虞、夏、商、周时期属兖州之域;春秋时为齐、晋会盟之要津,战国时为赵国地,秦属巨鹿郡地。

西汉初年置县,曰”鄃”,为县域置县之始。时属冀州部清河郡地,县治设于现城址东北20公里处(今平原县腰站镇王双堂村北侧);汉高后四年(前184年)鄃为侯国,吕它曾为鄃侯。孝景时曾封栾布为鄃侯,后封国撤销,仍为鄃县。孝武时,为武安侯田蚡”食邑”。新莽时,改鄃称为善陆;东汉复为侯国,勋臣封鄃侯,后马武改封杨虚(今),鄃仍为县,隶属清河国。清河国后改称甘陵国,鄃仍属之;三国魏时,鄃亦属甘陵国;晋代,甘陵国复称清河国,仍辖鄃。

南朝刘宋时,鄃属清河郡;北魏初,鄃辖于,寻废平原郡,鄃改属东清河郡;北齐,撤销鄃县,并入平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古鄃城西南重建鄃县,先隶属于贝州,后又改属清河郡。同时,另置夏津县(此为该县之名的发端,县城位于今城址以北17公里处的新盛店)。此时为鄃县与夏津县并存时期,鄃与夏津同属贝州。鄃县后复改属清河郡。大业年间,曾一度撤销夏津县,并入清河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将鄃县改为夏津县,仍属。后因县城遭大水,于是将县治迁到新县店(新盛店旧称,即原夏津县城址);五代汉时,夏津县划归,至宋朝和金朝,夏津县仍属大名府。

元朝初年,夏津县隶属东平路,曾一度为驸马都尉武毅王的”汤沐邑”。至元七年(1341年),夏津县改属直隶高唐州;明朝建立,夏津县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高唐州;清朝因袭明朝旧制,雍正八年(1730年)后,夏津县从高唐州划出,直属东昌府管辖。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临清为直隶州,夏津县遂辖于,是为属临清州管辖之始。

民国元年(1912年),夏津县改属济西观察使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山东东临道(道尹官署设于临清);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属山东德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津县改属山东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址设于临清)。七七事变后,行政区划屡有变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山东省政府第四行政督察区。同年3月,日伪政权在山东省公署下设道、县、区、乡建置,夏津县归属鲁北道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属鲁西北三专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属豫边区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后改为人民政府),属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行署第六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属冀南行署二专署。

1949年,划归河北省专区。

1952年10月,划归山东专区。

1956年2月,德州专区撤销,夏津改属山东聊城专区。3月,恩县撤销,苏留庄区及左王庄区(部分)计97个村划归夏津县。

1958年12月,武城县撤销,并入夏津县。

1961年复置德州专区,夏津又属之,7月,恢复武城建置,原武城县域复从夏津划出。

1967年,德州专区改为德州地区。

1995年,德州又撤地改市,夏津皆属之管辖。

[责任编辑:editor]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