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 正文

挖豆瓣小组长,有用吗

2022-04-02 09:37:26    来源:站长之家    

「挖角」事件里,更值得探讨的点,其实是基于兴趣形成的「群组」之于社区的价值,以及群组的创建者/管理者即「组长」在这个价值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需要回答的是微博和今日头条。

3 月 30 日,豆瓣起诉微博,称微博「不正当竞争」,具体包括未经授权抄袭多个豆瓣小组名称,同时,招募有豆瓣小组管理经验的人到微博建立与「豆瓣小组」性质类似的「超话社区」等,要求微博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豆瓣人民币 1 元。

当晚,微博回应,开放自由是互联网的底色,自己「不存在不合理竞争和抄袭行为」,并反手指责豆瓣有不实和对立的信息。

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仅 2021 年,豆瓣就被约谈 20 多次,甚至被罚款、被下架。豆瓣小组则在 2020 年下半年就遭遇个别组的组员「出走」问题,去年,更是陆续有一些小组被禁言、删帖、内容被封锁,或直接被炸组。

特别是两周前,督导组进驻豆瓣督促整改,一些用户开始在广播发布自己的其他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而现在,豆瓣私密小组已不能再创建; 6 月 30 号起,私密小组或将彻底停止服务。在此之前,小组组长可提交申请将私密小组转为公开小组。

期间,豆瓣也曾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管控以改善局面,包括在小组简介区增加发言规则和展示部分,新增小组管理员沟通工具等。

但上述一系列变动还是给其他平台的「挖角」提供了机会。 2021 年,今日头条上线小组板块,也曾向豆瓣小组长发出过入驻邀请。

然而「挖角」事件里,更值得探讨的点,其实是基于兴趣形成的「群组」之于社区的价值,以及群组的创建者/管理者即「组长」在这个价值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小组是一种聚集同好的组织,用流行的话说KRJzrNVoIw是有着「私域」的力量,但不仅如此。豆瓣小组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拥有相同兴趣的组员在此聚集、交流,形成有力量的共识,甚至能催生一种新的「集体声音」,并可能经过微博等放大器的放大,成为「大众文化」——「凡尔赛文学」、「小镇做题家」的流行皆是如此。

但是,能够让主站和用户共振、进行同温层讨论、并具有文化再生能力的豆瓣小组,在中国互联网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豆瓣小组的历史足够悠久, 2005 年豆瓣创立时便有了小组功能,而当时流行的多个BBS论坛,如天涯早就销声匿迹,贴吧的影响力也不比当年。豆瓣小组的话题却越来越丰富,人群越来越大众。小组是豆瓣之所以为人喜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支点。

但豆瓣小组能够长期维持活跃,靠的不是官方运营,或者说,恰恰是官方的不运营,给了豆瓣小组成长空间。但前提是,豆瓣先提供了适合小组自治的产品功能和鼓励平等讨论、兴趣分享的原生氛围。

任何用户都可以在豆瓣建组,创建者即组长。且豆瓣允许和鼓励组长设立进组门槛,所谓门槛可以是对知识储备的考核,对行为准则的规范,甚至是价值观的筛选,这可进一步保证组内氛围的「趋同性」。虽然事实上,大多数小组的门槛设置并不会很高。

豆瓣小组的帖子展示是按照最新发帖、跟帖的时间顺序排列,与用户粉丝数无关。这同样鼓励普通用户的编程客栈表达积极性。

除此之外,豆瓣私密小组还为豆瓣构筑了一股隐秘但坚固的力量。

私密小组只有组员邀请才可进入。私密小组具有强封闭性,在公众页面无法被搜索到。豆瓣不要求实名认证的方式,保证了私密小组的安全性,也激发了讨论的宽容度。

但是,随着入群人数增多,知名私密小组如「我们代表月亮消灭居心不良的乐手」现有组员近 50 万人,群组本身已成为一个话题。

总之,豆瓣小组聚集了一群活跃的、热爱表达的用户,这样的用户对社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微博、头条这样级别的流量平台,当用户基数扩大之后,需要通过管理将活跃用户、核心用户留存下来,而创建垂直群组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因为群组一方面可以聚集同好,方便平台做精细化运营,比如进行针对性推广或与品牌对接等商业化动作;另一方面,活跃的、鼓励表达的群组,本质上是赋予了普通用户组建属于自己的同温层组织的机会,这样的组织越多、用户粘性越大、原生创造力越丰富,社区平台的韧性和文化输出能力就越强。

在这方面,豆瓣几乎是现存互联网产品里的孤品。

微博在偶像经济、饭圈经济的促进下,曾把衍生自「话题」的「超话」运营出一些火花。现在「超话」位于微博首页底部一级入口,「我的」主页里「经常访问」下面也会推荐用户感兴趣的超话。超话是微博在流量体系上强化私域运营的抓手。

但是,微博「超话」只是一个类群组的产品,有群体性活动的板块,相比封闭性的、聚集性的、共振性的豆瓣小组,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一部分是因为,微博是强媒介属性的产品,鼓励意见领袖的表达,明星大V的光环很大,单靠「超话」很难抹平。甚至「超话」本身也会组织「明星空降」这种继续强化头部账号的运营。限娱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博超话的活跃度。

字节跳动曾孵化过社交产品「飞聊」,试图将即时通讯和兴趣爱好社区结合在一起,如今该产品已不见踪影。

旗下另一款产品今日头条,去年上线「小组」功能。

头条的用户集中在 30 岁以上, 2021 年提出向用户「年轻化」、内容「专业化」做转变。但是,仅靠内容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上线比较晚的「小组」功能可能是一个抓手。

但今日头条的难点在于,高强度的流量属性基本不鼓励信息沉淀,讨论具有时效性。因此,虽然今日头条本身具有头部效应,但是其内容非常庞杂,没有明确的调性风格、价值倾向和用户群居感。

且今日头条的「小组」入口非常隐蔽,只有看到小组里的人发的文章,才会在文章底部看到小组入口,或者在作者主页看到小组入口。

即刻的「圈子」也是一种类群组的功能。但即刻「圈子」更指向人,而不是内容。

即刻用户多为互联网、媒体、消费等行业的从业者,多数会在简介上写明自己的行业、工作经历。用户来即刻,多半是要认识商业伙伴或者了解行业动态的,而不纯粹是娱乐。

换句话说,用户在即刻要获取的多是资讯或信息,信息讲究有用性,有用建立在可信的基础上,那么信息是谁说的就很重要。

所以,在即刻的「圈子」里,不能完全忽略人,甚至人的权重决定了内容的权重。

在多数情况下,具有上述属性的用户正好是「意见表达」的爱好者,且自成一套体系,这就导致他们在使用即刻时,「表达」的意图或许大于讨论和交流。这都让即刻的媒介属性更强,更像微博,更易输出「专业的」或「意见领袖」的观点。

但是,豆瓣小组从话题属性上更偏娱乐性、生活化,以及更重视的是内容本身的价值。就像前阵子刷屏的豆瓣「疫情文学」,大家在乎的是具体内容而不是究竟是谁贡献了哪一条内容。

群组是有价值的,但群组的价值千差万别。群组的基础价值靠产品功能和社区氛围决定,同一个平台上不同群组的价值又因群组主题、成员和具体运营而不同。在这其中,豆瓣小组组长这样的角色,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一个豆瓣小组成功,组长更大的价值在于话题发掘能力,即洞察力,而不一定要有运营能力。豆瓣上有许多个小组,成员有 5 万甚至更多,但组长被关注人数只有两位数,组长在组内也很少发言,比如「观山爱好者俱乐部」。

当然,也不乏组长本身是运营爱好者,会频繁分享内容,主动联系群成员,组建微信群,甚至组织线下活动,比如「BDOER巨大沉默物体迷恋者」的组长@烏陵 ,其个人关注有 1 万多,还成立了个人文化品牌「BDOER」。

微博和头条觊觎豆瓣小组长,其实是把自己一直以来想做但做不好的事在技术上往前推了一把,特别是在差也不会差到哪里,「挖角」成本也高不到哪里的情况下。

何况,相比其他平台,豆瓣组长的身份感更强,他们作为一个运营者被引入的时候,也随身携带了一种属于「豆瓣」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符号。这可能是其他平台看重豆瓣小组长的另一个原因。

微博和头条的现状很难靠搬运豆瓣组长来改变。这样的操作也面临风险,微博被豆瓣起诉后,虽然做出了「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回应,但其发起的「超话新星计划」目前已经下线。

此外,值得长期关注的是,豆瓣小组被大幅度调整之后,活跃的小组用户总要再找去处,但哪里才是他们新的家呢。

[责任编辑:editor]
[关键词:] 挥的作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