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 正文

茅台APP杀疯了,600万人在线抢酒,年轻人又找到理财的新路子了?

2022-04-05 10:40:29    来源:站长之家    

你知道最近App Store免费下载排行榜的第一是谁吗?

不是抖音,不是微信!是“i茅台”。

贵州茅台新推出的数字营销APP“i茅台”,3月31日才开始试运行,怎么就有如此高的下载量?

难道是贵州茅台在搞特价大促销吗?

一看发现,果然茅台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你得先预约申购,只有中签的人才能买。

申购时间有限,每天上午9时到10时,过时不候。

下午6点公示结果,申购的先后顺序与申购成功率并不关联。

感觉现在买到茅台,和当年摇号抢到房子、买到车牌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茅台是几百万人在线拼手气。

这么多人抢,怪不得佛山一家门店只有四瓶酒,申购人数却有5万多,这不就跟买彩票中奖差不多吗?

想多买也不行,实名登记,每一身份证一个账号,每一产品只能申购一次。

这APP上卖的产品,还不是平价的飞天茅台,而是最新发布的四款产品,单价在1799元~4349元之间。

反正我是喝不起,问题是真有那么多人喜欢喝茅台吗?

茅台是酒中奢侈品,经常消费得起的人不多,但它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酒,即使舍不得喝茅台的人也会购买茅台。

就像这个圈子里的人常说的:买茅台的不喝茅台,喝茅台的不买茅台。

因为他们把茅台当成货品和藏品来对待,指望着升值、转手,茅台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种理财产品。

就以飞天茅台为例,他的官方零售价是1499元,但实际上二手倒卖就能卖到3000多元。今天你买什么产品能这样保值?

所以你看“i茅台”APP霸榜后,社交平台上马上就有转手赚差价的信息出现。

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原本年轻人是离白酒很远的群体,这次也加入了“疯抢茅台”的狂欢。

我看到一组数据,仅小红书上“i茅台”相关的笔记就超过1100多篇,话题达到21.8万的浏览量。

有人晒中签经验,有人晒买酒攻略,有人找卖家收购,有人找买家转手。

你说这些笔记都是年轻人自己发的,没有官方公关推手,你信不?

茅台要的就是让茅台的“高投资回报率”印象,从中老年人的深入人心到年轻人也建立信仰认同。

茅台经销商自己也囤货,囤在仓库里每年都有10%的价格涨幅,所以很多人愿意炒茅台。

能“原价购买茅台”反而成为了电商平台的大促福利噱头。

难怪在一部分年轻人眼里,茅台就不是用来喝的,而是一种“理财”的新路子。

说到底,这两年有一点余钱的人,发现投资的渠道变少了,房住不炒,股市起伏太大,期货随时被割,理财不再兜底,保险买了不少,黄金适合避险,珠宝古董不懂不玩,那还能投资什么?

投资本身买的是稀缺性,稀缺才能在未来有上涨空间。正品茅台酒每年产量有限,喝一点少一点,又耐长期存储,还越陈越香,自然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

不仅仅是茅台,在社交媒体的助攻下,只要用联名、限时、限定等方式制造商品的稀缺性,就能掀起抢购热。

比如2020年,一款积木熊火了,官方授权线下单一渠道售卖,马上热度暴涨。

小红书、B站、微博、抖音,无数人分享它的“套现秘籍”,掀起了网络平台的代购潮、转让潮,很快价格也跟着上涨。

有玩家用5000多元买下,半个月转手就可以赚2000元。

如何靠这款积木熊赚钱就成为了热门话题。

现在这个牌子的积木熊最高价格已经炒到40万一只。

疯狂不?

好多人想不通一个玩具为什么卖到这么贵,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花钱去抢购?

但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

今年1月份万达影城在线下影院发售一款玩具,叫“如虎添翼”,单买是69元一个,买可乐爆米花套餐加29元可以换购。

可是被各大社交平台种草后,线下缺货,一度出现了“一虎难求”的场面,线上及二手平台开始活跃编程客栈交易,导致价格上涨,价格一度翻到三倍。

直到官方微博开始发文,呼吁消费者理性购买,而且采取了措施,调取大量现货上架,线上渠道则大规模下架,才把这只差点又被炒热的潮玩,生生地熄了火。

如果没有官方的有效措施,我们可以想象这款“如虎添翼”势必会走上同样的套路:

限量——种草——买不到——疯抢——黄牛加入——涨价,屡试不爽啊。

现在的潮鞋、比特币、乐高、盲盒,甚至NFT,其实都在复刻一样的模式。

当下很多年轻人把这种模式当理财之道。

实话说,赚钱的人少,入坑的人多。

毕竟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读过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也不知道上个世纪中国人曾经把水仙花炒作到天价,就说我经常喝的金花茶,2000年时也被玩家炒到8万元一斤。

就拿泡泡玛特来说吧,得利于“盲盒”,这个品牌2021年的净利润增长了60%以上。

泡泡玛特盲盒就经常搞饥饿营销,明明货很多,但门店非要限购,让大家早起排队,断货后导致价格直接飙升。

只要供不应求,黄牛倒卖现象就开始出现,泡泡玛特成为了黄牛重灾区,二手价格都以高出原价3-5倍的价格出售。

想炒卖的人很快会应验这句话——买到就是亏到。

更何况,消费者又不是傻的,很多人显然不认可这种炒卖方式,最终受伤的还是品牌。现在泡泡玛特已经出现了营收明显下滑的趋势。

回到“i茅台”APP,我想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宴请送礼的需求都少不了高端白酒,有些场合,茅台是必需品。但由于工艺复杂,茅台产量有限,稀缺就会导致炒家入场。

如果在年轻人心中,茅台的地位与这类潮玩等同,认为“茅台是用来卖的,不是用来喝的”,这对茅台来说就不是好事。

茅台并不是不能提高产能,减少稀缺性,一旦茅台增产,茅台只涨不跌的神话就会破灭。

作为白酒,茅台并没有解决两大难题:一经销商不玩渠道玩炒作,迟早会引发重大监管,二年轻人并不爱喝白酒,消费人口少了,现在的产能都过剩。

经销商999元进价的茅台,建议零售价是1499元,但在市场上售价可以卖到3000元。很多经销商于是自己倒一倒手,再按高价卖出去,都在玩投机,把茅台当理财产品做,这种趋势和现在上面要求的“脱虚向实”,是完全背离的。

热钱囤货炒作又屡禁不止,结果就是,茅台越火,出现问题概率越大,两任茅台带头人被调查,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茅台前董事长李保芳曾经苦口婆心地告诫经销商:“大家现在的利润已经够高了,不能拿少量的酒去卖平价,后面又去勾结卖高价了。”

可惜利润当前,没什么人听进去。

普通消费者买不到平价茅台,年轻人不喜欢白酒的口味和文化,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茅台想编程客栈绕开经销商,寻求电商突围,推出APP,让酒找到真正的消费者,是一个尝试和突破,有没有效,难说。

但这一次茅台用限量申购的方式引起大家的好奇,也在年轻人喜欢的平台做推广,也是在用年轻人喜欢刺激和新鲜的特点,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茅台。

茅台的确着急地想拥抱年轻人,去年2月还发行了一支神曲《Oh It"s Moutai》,以说唱的形式来表达茅台要走向国际化、年轻化的决心。

年轻人能不能爱上茅台,我不知道,但作为消费者,我是反感是“万物皆可炒”。

好的生意,应该是企业去满足市场上真实的需求,而不是通过刻意控制数量去炒作商品,最终让普通的商品拥有货币的属性,在历史上这样做的产品(能够扩充产能却故意控制产能的),成功的非常少。

即便成功背后也离不开官家要把这个产品当做是一种隐形征税的方式,所以才能得到扶持。

未来中国要脱虚向实,要科技创新,炒作茅台不应该是年轻人的理财好方向,多学本事,去高科技行业发展,我看才是年轻人最好的理财方向。

你们觉得呢?

END

[责任编辑:editor]
[关键词:] 飞天茅台 贵州茅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