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素简,静数流年,
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
一年岁首日,万象更新时。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正因为是初始之日,这天也称为“元日”,也称作元朔、元正、正旦、正日、元辰、新正等。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提到:
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
意为正月的第一天,称为正日,全家一起祭拜祖先。
魏晋时期,出现了守岁和拜年的风俗,延续至今,共祝新年大吉大利。
清欢整理了10首写在元日的诗词,与君共享。
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爆竹的轰鸣中,旧岁离去,新年开始,春风徐徐吹来。
人人饮用屠苏草浸泡的酒,驱邪避瘟,祈求健康长寿。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人忙着更换门前刻着“神荼”“郁垒”的桃木板。
元·叶颙《己酉新正》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春佳节,天地间的风霜仿佛一夜之间消尽,吹来春意盎然。
梅花和柳树展现了蓬勃的新生之姿,不掉凋的松树与竹子却仿佛老了一岁。
因为喝了太多的屠苏酒,人人都快乐地醉去,欢笑的声音响彻云霄。
元·孔尚任《甲午元旦》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从除夕夜熬夜到元日的老人,看着子孙绕膝,满心欢喜。
翻找钱包,拿出所有的银子,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轰隆隆的爆竹声不绝于耳,几乎盖住了梅花的芬芳,却盖不住拜年的欢声笑语。
明·沈宣《蝶恋花·元旦》
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声喧,催要开门早。新画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
苍术堆炉香气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烧过纸灰都不扫,日斜人醉和衣倒。
除夕之夜接回灶神,天还没亮,早早便有人点燃炮仗,迎接新年。
挂上新画的钟馗神像,换上大红洒金的春帖,将家里装扮得喜庆热闹。
家家户户点燃香炉,准备黄纸神牌,祭拜神仙与祖先。
唐·卢照邻《元日述怀》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大唐的正月初一,即使官职低微,渴望归隐的诗人也忍不住心情愉快。
人们高歌欢饮,庆贺元日,早开的鲜花翩翩起舞,迎接大唐的春日。
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隐居乡村的诗人,与淳朴善良的农夫野老结交。
曾与农夫们一起扶犁耕作,曾在黄昏时荷锄而归,路遇晚归的牧童。
即使是在正月初一的喜庆日子,大家占卜的依然是气候,预言新年是个丰收年。
宋·陆游《丙寅元日》
缥缈初闻寺阁钟,霏微零雨兆年丰。
家家椒酒欢声里,户户桃符霁色中。
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
从今万事俱抛掷,且作人间百岁翁。
宋代人春节时喝的是浸着椒的柏叶酒,辟邪长寿。
小雨初晴的初一日,温暖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的欢乐与团圆。
喝到微醺,酣然大睡,抛开人间万事,无忧无虑到百年。
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形若莲花的计时器滴滴答答地落着水,井中悬着酴酥酒,寒气逼人。
柳枝摇曳生姿的苗条身影,透着春的气息,欢喜到连劝酒佐兴的歌女都无暇顾及。
只因在醉乡深处,看到早春风光,恍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人。
明·陈献章《元旦试笔 其二》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茆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时光匆匆,又逢新年,但即使老去的人间,也会遇到新时光。
这全新的春天,枝头上又开出新鲜的花朵,带来蓬勃的新生喜悦。
何必留恋那逝去的时光呢?且珍惜眼前的好春好景,尽情地享受到黄昏约上。
宋·真山民《岁朝》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
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
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
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
喜好安静的人,闭门谢客,在除夕夜守岁时,也不忘读书。
天地之间满是喧嚷的声音,喜气盈满了杯中的屠苏美酒。
天气变得温暖,春光跳上门前的桃符,读读书,看看梅花,日子静谧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