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 正文

宦官就是太监吗? “太监”和“宦官”到底有什么区别?如果分不清,容易闹笑话

2023-06-26 13:40:52    来源:红五百科    

“太监”与“宦官”,在不熟悉历史的人眼中似乎是同一概念。

但翻看史书典籍不难发现,“太监”就是“宦官”这个说法,其实也没什么错。只是严谨点说,二者还是有些区别的。


(资料图片)

《后汉书·宦者传序》:“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执政时期,他将宫里的宦官全部采用阉人取代。

基于这一记载,我们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最初的宦官(东汉初年之前的朝代,譬如西汉、战国与春秋)不全是“阉人”;

第二,“宦官”和“太监”并非自有以来就是同一概念。

《通曲·职官九·诸卿下·内侍省》载:“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周官有宫正、宫伯、宫人、内宰、阍人、寺人……”

从这里记载可以得知,“宦”,原是星座之名,因其在帝星之侧,故用来称呼皇帝周围的侍从和亲信。

历史上之所以出现“宦官”这么一个群体,主要是因为皇帝有三宫六院。这些莺莺燕燕需要人照顾,单凭“宫女”这一群体不足以支持庞大的服务业。

女性因其身体构造等方面因素,干一些重粗活时有些力不从心,皇帝与士大夫们才会招募许多男人,就像现在很多医院大量开始聘请男护士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它(不带有贬义的“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亲贵胄服务官员的总称。

《周礼·天官冢宰》:“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

《说文解字》云:“阉,门竖也,宫中奄昏闭门者。”

从这两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阉人多指负责看守宫门的杂役。

战国与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打仗还会讲究些礼法,抓到战俘后通常不会实施虐待,(宫刑)“阉人”的来源就少了许多。

比如,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有个叫竖刁的宦官,就是为取悦齐桓公而自宫的。可见,“阉人”在当时的数量不多,就连齐桓公都得省着用。

直至汉高祖创立西汉,当权者才开始大量使用酷刑,把许多正常男性变为“阉人”,一下就扩充了队伍。

东汉初年,刘秀一道圣旨颁布,规定后宫所有宦官必须都是阉人。

所以大家应该清楚了吧,东汉之前的朝代,能当宦官者并非全部都是阉人。如果有人说宦官就是太监,那是会闹笑话的。

而“太监”一词,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是政府机构中的官员。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唐高宗改负责内廷事务的殿中省(魏晋以来最开始叫殿中监,隋朝改殿内省,李渊建唐后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主官中设太监、少监,均由宦官充任。

辽代沿用唐制,《续文献通考·职官考六》中记载: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皆设有“太监”一官

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一官。在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朱元璋称帝后,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十二监的头目称为太监,也都是宦官充任。

在明代,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却不仅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那为什么宦官与太监,在历史上这么不受人待见呢?

纵观历朝历代,譬如东汉末年,唐朝末年和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不正常的表现。

以明朝为例,诸如阉人祸乱朝纲者,不胜枚举。加之这类人群在身体构造上与常人有着特殊性,所以太监与宦官这两个词语可都不是什么好听的。

当然,历史上的太监(宦官)也不全都是坏人,很多宦官是颇有才华的。尤其是在明代,宫里设立“太监学堂”,专门请有名望的大儒来讲学,许多宦官精通君子六艺。

下西洋的郑和(三宝太监),替朱棣远洋航行,立下不世之功。包括东汉宦官蔡伦发明改善造纸术,他的功劳同样不可磨灭。

总的来说,“太监”与“宦官”严格来说还是有区别。东汉以前,宦官里面既有阉人,也有士人。只是在明朝以后,“太监”一词成为地位高于普通宦官的专属称谓。

那为何现代人称呼这一群体时统统采用“太监”一词呢?

其实,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准确地说是明末清初开始的。

明朝后期,宦官权势滔天,大家逐渐地将“太监”这种尊称推而广之。清朝顺治入关后,当时规定:侍奉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

所以,大家为了方便,也就将宦官和太监混为一谈了。

辛亥革命以后,清末帝溥仪根据民国的优待条件,仍居住在皇宫,包括太监在内的“以前宫中所用各项执事人员”,照常留用。

溥仪还违反民国“不得再召阉人”的禁令,继续在民间征召太监入宫。直到1922年,紫禁城内还有一千一百多名太监。

1923年7月,溥仪决定遣散太监。除了少数太妃身边离不开的太监,其余的全部驱赶出宫。至此,历时二千多年已久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宦官制,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责任编辑:editor]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