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近期冻结的5GR17标准版本让商用三年的5G如虎添翼,距离5G改变社会的梦想又进了一步。关于5GR17版本的历史性突破,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
(资料图片)
标准的存在是为了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解决了互联互通的障碍就可以让整个生态系统逐渐扩大,让更多的参与者加入进来。
R17满足了行业应用对5G的初步设想
相较于此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不仅仅连接人与人,更多地是被应用到千行百业之中。R17这一版本延续了5G对整个产业的承诺。虽然R15已经给5G搭建了很好的框架,但它更多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R16中针对工业应用做了很多增强,即体现在低时延、高可靠特性方面。但这还不能满足5G应用于千行百业的要求,因此,在R15、R16打好的基础上,R17将5G进一步向各个行业进行扩展。
“我认为R17新增了两方面很重要的功能,一是对卫星网络融合的增强,即非地面通信(NTN)技术,因此如何支持低轨卫星通信问题有了第一个版本;二是将5G向行业应用扩展时,引入了RedCap(Reduced Capability)技术,能够将5G的能力进行缩减,同时使得成本和功耗大幅度下降,在R17当中,RedCap技术或将成为推广最快的功能之一。”李俨总结道。
此外,R17当中也针对人们通信的日常使用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比如对多卡的支持。虽然目前的手机可以支持两张SIM卡同时工作,但从3GPP的标准的角度来说,这是第一次正式讨论这样一种实现多卡支持的方法,并解决两卡之间的协同问题等。
“发明-分享-协作”模式使整个产业受益
“标准的存在是为了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解决了互联互通的障碍就可以让整个生态系统逐渐扩大,让更多的参与者加入进来,把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提供给终端用户。”李俨表示。3GPP生态系统是全球产业规模最大的一个开放性生态系统,也是做得最好的生态系统。过去20多年来,3GPP和基于3GPP的整个蜂窝连接系统不断发展,用事实证明了标准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在R17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高通贡献了包括毫米波扩展、RedCap、终端增强、卫星通信、拓扑扩展在内的五项关键技术发明,推动5G进一步向各个行业扩展。作为移动创新的领军企业,高通多年来始终非常重视技术发明,尤其是技术创新。在过去几十年当中,高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了750亿美元,这些投资转化成了对技术、市场和应用的前瞻性领悟,同时也转化成了具体的技术来支撑更多的创新和应用。
“高通能够在技术上不断引领有两方面重要原因,不仅大量投入研发使自身得到发展,还通过‘发明-分享-协作’的商业模式使整个产业受益。在过去30年中,高通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合作伙伴关系,这很好地体现了高通的发明文化的价值和商业模式的成功,通过合作与分享的商业模式,让所有人都体验到并受益于我们的技术创新。” 李俨总结道。
在标准冻结后的产业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挑战。“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标准本身。要想让系统工作,让产业能够受益于标准,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李俨以5G为例介绍道,为了将5G标准应用于千行百业,需要将标准本身做得更加灵活,要能为某个具体行业的定制化提供支撑。这个模式带来了机会,使更多有差异化需求和兴趣的企业提出创新性的理念,放入标准里。而另一方面,这样灵活的模式,使5G标准变得特别庞杂,也会因此给实施层面带来一些挑战。“我们需要针对具体的行业对运营商使用的功能进行简化,这倚赖于整个产业的协同,需要大家在技术和商业层面都能达成一致。”李俨指出。
同时,测试环节对帮助整个产业链规范地实施标准也非常重要。高通在全球的技术团队花了大量的精力来帮助整个产业链规范地实施标准。例如,高通开发了很多测试认证平台,保证大家都是按照统一的要求去实现功能。但是开发测试认证平台的工作量有些时候远大于标准制定本身。这涉及到两倍、三倍,甚至是五倍、十倍的工作量;需要大量的行业介入;需要对标准有深刻的理解;需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和设备测试……所有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才能让产品大规模上市。
毫米波与车联网即将迎来大发展
在R17版本中,关于毫米波和车联网的相关标准也是重点着墨。
毫米波的到来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将十分深远,李俨表示其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增强运营商的室内覆盖,二是推动行业应用发展。
在改善室内覆盖方面,毫米波所提供的大带宽非常适合热点地区,即容量规模特别大的地区,比如机场、写字楼、体育场,尤其是写字楼这类室内运营环境是主导的场所,在这些场所中,60%到70%的话务量产生在室内,但80%甚至90%的室内话务量是被室外的基站接收的。如果这些场所能部署毫米波,将可以承接大容量的楼内应用和室内话务量,通过在室内通过部署毫米波的基站,将话务量提升上来,真正提升用户的5G体验。
在行业应用方面,在毫米波上拥有更多频谱后,可以将更多的频谱资源分配给行业使用。比如,企业中使用最多的是视频监控业务——使用大量的摄像头监控产品质量,对产品的流水线进行拍摄,将大量的图片传到控制中心,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等,在这些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因此企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上传。毫米波具有更多的频谱,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可以实现定制化,从而使整个行业受益。
车联网也是高通和李俨本人重点关注的领域。“我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我们需要通过通信手段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最重要的是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很多,我希望通过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李俨表示。从2013年开始高通便和国内的合作伙伴探讨如何利用通信技术解决道路安全问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聚焦车联网领域,并于2020年底联合国内厂商一汽红旗率先量产了C-V2X汽车。
高通一直在不断地推动C-V2X技术发展,并且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完成这些标准。高通参与的或直接做出贡献的车联网标准一共有60个,其中包括国标、行标和团体的标准,“高通愿意为行业做贡献,同时也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国内企业进行分享。”李俨强调。
R18版本重点关注AI和XR优化
面向下一代标准布局也是高通站在标准前沿的重要战略部署。面向R18标准,李俨分享了高通重点关注的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关于AI(人工智能)和ML(机器学习),这两项技术会在R18中进行正式地研究。例如研究如何利用AI和ML在帮助无线网络本身优化的同时,又能自主地优化技术,从而可以针对某些特定用户来进行网络配置优化,以此提升用户的体验;研究如何能把AI和ML变成可以向外提供的服务,当客户不想自建网络时,可以购买像AI、ML能力一样能在算力上提供的服务。
另一方面,XR(混合现实)的优化也是R18中的重点。例如技术优化方面不仅需要提高链路的可靠性,有足够大的带宽来保证传输,而且需要改变编码方式,比如将大量渲染放到边缘上,然后把少部分渲染放到终端上来完成,即分离式渲染。这需要在空口、网络架构、编码、融媒体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支持XR。
“虽然R18版本中会有更多新特性,但是对于用户而言最先体验和感知到的就是AI和XR。这一切也仅仅是为了向6G演进做出的一个开端。” 李俨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