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互联网自诞生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浪潮”作为一种隐喻,总被用来形容其发展势头之大、影响之广。而大众身处“浪潮之中”,似乎也逃不掉被影响、被裹挟的WoLoJ命运。
然而,正如《发语音还是发文字,是否真成了一个问题?》一文中所表达的,技术并不能完全决定人们使用它的方式。面对新技术的更迭、新现象的频发,我们不仅能够回望、反思,甚至还能进行“抵抗”。
这是派派在上个月的稿件中想要跟大家共同分享的话题,也是我们想要坚持的观察与思考方向。幸运的是,我们也收到了不少来自大家的互动响应。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对 3 月的“派大星”精彩评论进行回顾,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反思社媒生活:
连恋爱也离不开APP?
无论是过节这样的群体活动,还是恋爱这样的私密行为,社交媒体都已经悄悄侵入其中,改变了人们经历这些事情的方式。
对此,我们应怎样物尽其用,寻求慰藉,又应如何避免迷失,坚守自我?在《更简单还是更复杂?如何看待社交媒体对恋爱的影响》与《回顾火爆一时的“20220222”,人们为何酷爱用数字造节》两篇文章的评论区,读者给出了这样的回复:
打碎滤镜,保持真诚
@Dxlkslbccdtks love:
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的情感关系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以前谈恋爱似乎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但现在恋爱已经成为了大家共同的事情,两个人在一起需要通过社交平台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官宣,两个人的恋爱过程也常常通过社交平台展示,哪怕是两个人分手了,也需要清理相关的线上痕迹,身边的人和围观者通过这些社交平台上的内容体会恋爱双方的情感过程,每天get一个恐婚小技巧,自己单身却磕cp上瘾,其实都是社交媒体出现后,人们情感关系变化的表现。
@开心市民桃桃子:
社交媒体给爱情加滤镜的同时,也给恋爱关系加上了流程和枷锁,约定俗成的网络问候,对外官宣,和“对你毫无隐瞒”的编程客栈隐私展露,是社交媒体为爱情注入甜分,但同时因为朦胧感而产生对爱情的患得患失。但当下我们能离开社交媒体吗,显然很难。既然如此,就牢牢握住“陪伴、沟通、真诚”这类的稀缺品吧。
赛博解压
@小P(奋斗版):
对于一线冲浪选手来说,数字造节编程客栈更像务必参加的话题盛宴。“超级有爱日”当天我的唯一活动是浏览网友们如何过节,但这也给我莫名的融入感和参与感,和万千网友在社交平台一起狂欢,在tag下频频冲浪聊天等。现实中有太多要考虑的负担因素了,因而数字造节提供的集体陪伴倒成为一种特殊的解压方式,弥补了生活缺少的那份仪式感吧。
反思媒介习惯:
如何传达确切的思绪感受?
麦克卢WoLoJ汉所提出的“媒介即信息”,在大半个世纪后的媒介实践中仍能不断得到证实。语音、文字、视频……这些多种多样的媒介形式,也随着支持技术得不断完善,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多重工具。
在不同的媒介情境下,我们会做出怎样的使用选择?《发语音还是发文字,是否真成了一个问题》一篇即就这一问题与读者们进行了讨论。
@喔喔奶糖:
文字能让我有时间去构思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否逻辑清晰,是否表达明白,是否用词恰当,语句通顺。因此面对不熟悉的人,或者领导老师,我会选择发文字,这样显得我更加正式,更加礼貌。而面对熟悉的朋友、亲人则会选择发语音,更简洁易懂,更自在,当我听到距离几千公里的家人发来的熟悉声音,会让我倍感亲切。语音和文字只是不同场景下选择沟通的一种形式。
@爱学习的旺旺仙贝:
其实我认为,相比较语音的亲和力,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往往更加丰富。例如在情感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文字“我想你”所表达的情感会比打电话所说出的“我想你”更加强劲有力。打电话说出的“我想你”是双方都处于一种氛围中所做出的应激反应,而文字本身所富含的理性给予那句“我想你”更深的寓意和感情。
反思内容消费:
如何对待反向的复古潮流?
Wordle、newsletter、Locket……当内容消费产品纷纷呈现复古趋势,我们能从中看到什么?《从新闻信到填字游戏:如何看待内容消费的复古潮?》一篇,从人们的心理入手对复古潮进行剖析,并上升到行业的反思。而读者们也在评论区各抒己见,透过现象一窥本质。
@否极泰来:
复古流不是倒退,是否定之否定的上升与前进。高端的时代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表现方式,而复古就是我们向往简单生活的一种表现。
@蜡笔小邱:
复古潮是“过去”向“未来”的希望与想象,是当代商业广告的缩影,是人们从众心理中追求时尚的“表征”,广告带来的是希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复古潮”也意味着更加证实了鲍德里亚对于“消费社会”的批判,黑胶、胶片相机所赋予的是这个群体的标签,通过这些象征符号赋予社会群体某种身份。
反思技术过载:
如何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志?
曾几何时,当我们打开网络,却难以收获新奇与兴奋,而更多觉得疲惫和吵闹?当技术“赋能”变成一种“负担”,或许应该停下脚步,调整我们与技术的相处方式,找到新的平衡。
如果说,《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这篇文章想要关注使用者的情绪体验,进而,那么《倦于过载、怠于连接:技术抵抗潮意味着什么?》则对已有风气的抵抗行为进行讨论。而大家在评论区的真情流露与真诚分享,就是迈出了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
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也有其负面影响
@小P(奋斗版):
“未知让人恐惧,全知让人焦虑”。丰富的信息资源必然制造一种新的不平衡,主动的信息截断是人类企图打破这种不平衡的手段之一,把对信息的主导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我才能选择我要看什么、怎么看、看多少”,挣脱算法的操纵。
@芝麻球"":
互联网所开辟的巨大空间,将大量的人群聚拢在一起,消磨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限制。虽然促进了沟通,可是它让我感到难编程客栈以适从。我无法从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任何记录在网络中的“悄悄话”,总有被偷窥的感觉。
此外,大众式的内容生产,让我极大的感到信息的磅薄。我一头钻进自认为的“知识海洋”,但是游了一天,发现自己只感到巨大的空洞。它让我自认为找到宝藏、激发我很多欲望、自认为无所不能,同时又让我认识到自己是尘埃般的个体,是无知的草芥。
@wamy:
对我来说互联网带来的不快乐大多体现在“焦虑制造”上,这种焦虑制造来自于信息过载,不断弹出的推送和没有点完的红点营造了一种信息的焦虑。似乎互联网在推着我要紧紧跟住最新鲜的信息,不然我就会被落下。但其实这些信息并不一定是我们所需要的,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被迫与这个世界通过某种信息建立某种联系。
同时,因为获取信息的成本变低了,信息共享了,所以你得比别人更快,更具备互联网技能才能占领信息的优势,(信息功能的实效性被夸大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焦虑。
或许我们确实需要短暂的脱离
@蓝得好心情:
看到这篇文章也让我陷入深思,过度在网络上寻找“感情”让我变得越来越空虚,这样的感情不是亲情、爱情、友情之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渴望得到一种情绪上的关注。我坦白说,我的朋友圈都是发给好友看的,我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修图去揣摩什么样的文字会获得更多的点赞和评论,去思考在朋友圈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人设会更好,然而并不是什么网络的我做了这么多渴望获得关注的事情,到头来我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吗?
@春田花花:
在卸载微博一年过后,我发现自己很难再在上面写文字,觉得很累。但在另外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算法、大数据等技术加持,仅仅是单纯记录并观看的软件中,我可以刷刷打下几百字并点击发送。让自己脱离一会儿,可能会找到让自己真正放松的空间。
@tranquil:
对于大数据算法推荐,如一些短视频平台,我唯一选择的就是卸载它,诚然,卸载之后我失去了了解新近网络热词、流行语的渠道。但同时我觉得自己相对而言更自由了。至于其他的网络平台,它依然会给我推荐我所喜爱的,但我可以选择不去点开它。个人的意志是可控的。我仍会不断反思自己,是抵抗潮流还是顺应潮流,当下我的答案是抵抗潮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