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八个月的版号冰冻期终于告一段落,游戏行业正与春日一同迎来复苏。
4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显示,2022年4月首批国产游戏版号已经下发,共45款国产网络游戏获批,其中包括37款移动端游戏,5款客户端游戏,2款休闲益智类手游,1款Switch游戏。
受利好消息提振,截至昨日(4月12日)收盘,网络游戏板块走强,其中,冰川网络、中科云网、游族网络盘中涨停。网易涨2.12%、哔哩哔哩涨7.23%、斗鱼涨2.42%、虎牙涨2.59%。
行业即将涌现一批新鲜血液,不乏众多玩家期待的头部产品。西山居的《剑网3缘起》、三七互娱的《梦想大航海》、心动网络的《派对之星》、中青宝《铸石匠》、莉莉丝《生活派对》、吉比特子公司雷霆网络的《盒裂变》、《塔猎手》、百度的《进击的兔子》等项目都成为此次获批的幸运儿,遗憾的是,对于已经解散的百度游戏来说,版号属实来晚了。
尽管利好消息带来的短期股价提振是暂时的,但也给了从业者们带来巨大信心。自2017年开始,版号问题已经成为一颗“定时炸弹”,操控着从业者的心跳声,如今,在有秩序的产品竞争中与更多元的机遇下,从业者选择以潜心修炼内功来迎接突然而至的低谷期,对于头部厂商而言,版号停滞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正在逐渐削弱,对于中小厂商而言,更多种可能性正在铺陈开来。
大厂“轮空”,
中小厂商迎来“出场”机遇
在此次拿到版号的公司中,游族、三七互娱、中青宝、创梦天地、友谊时光、冰川网络等A股、港股上市公司,其中也包括腾。而腾讯、网易、哔哩哔哩等头部厂商的自家产品均未上榜。
新版号的下发,无疑对整个行业带来了暂时性的提振,同时也令从业者厉兵秣马,持续性的装填粮草,准备踏上新一轮的产品战。但抢夺是建立在产品内容深度与游戏制作水准之上的,毕竟版号能够顺利通过的核心是内容的合规。
在经历了数次版号停滞后,此次版号停发的时长对于头部厂商的影响并不致命,一方面是依托于其现有头部游戏贡献收入,具备抵御寒冬的实力。另一方面是其巨大的内容体量下充足的版号储备,丰富的储备使其在停发版号短期内并不影响新游上线。
这在腾讯与网易的财报中便可窥见。腾讯游戏2021年在海外表现亮眼,国内游戏市场收入1288亿,海外游戏营收已经达到国内的三分之一:收入455亿,同比增长31%。而网易在2021年的净收入为876.06亿元,手游净收入占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的70.4%,主要得益于新推出游戏的收入贡献(如《天谕》手游和《永劫无间》《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以及某些现有游戏的收入增加(如《梦幻西游》系列和《光遇》等)。
但数次版号停滞却给部分中小厂商带来了“致命一击”。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因版号停发,1.8万家游戏公司倒闭,较2018年增长了92.7编程客栈9%。而此次(2021年7月开始的)游戏版号停发,让2021年下半年1.4万家国内游戏相关公司面临了注销命运。
对于中小厂商即将进入测试周期的游戏产品而言,版号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宣发周期。去年下半年的版号停发便令多家公司新游戏上线进程受阻。中手游方面就曾表示,公司原定于下半年要上线的产品,因为版号停发延期,而《仙剑奇侠传》等众多玩家期待的IP手游,也因为等待版号错过了正式上线的最佳档期。
对于迫切需要等待版号下发,以在合适的时间推进产品上线的游戏团队而言,则面临着惨淡的命运。易观智库显示:部分中小企业的游戏储备有限,大多数储备仅有1~2款产品,急需产品上线并实现产出。错过最佳上线档期,对于中小厂商而言,无论是已经投入的宣发费用还是团队资金运转问题,都十分致命。
尽管对于中小型厂商带来的威力不小,但这一趋势同样在宣告:一个规模成型、研发为主的精品化游戏时代已经到来,聚焦精品化研发,打造一款高品质游戏将成为游戏产品的最大竞争力,而游戏产品出海、运营一款长生命周期游戏将变得愈发重要。而版号恢复后,一个明显的利好将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因版号问题导致经营困难而造成裁员现象将逐渐好转,市场士气提振行业回温。
修炼内功,
行业正在脱敏“版号焦虑”?
版号问题在为游戏公司带来跌宕起伏的命运时,也为游戏行业带来了新秩序。
2016年6月2日,广电总局正式发布了《关于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从7月1日开始,未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手游产品不得上线运营,对已经批准出版的移动游戏的升级作品及新资料片,视为新作品,需重新审批。
此后五年来,游戏版号发放成为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国内游戏版号的首次停发是在2018年,停发九个月。突如其来的变动直接导致行业的惨烈震荡,大批游戏工编程客栈作室难以为继,棋牌类游戏“断臂求生”。
第二次是2019年2月,于2018年12月终于“开闸”的版号通道再次关闭,但此次并非寒冬来临。彼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已要求停止提交新游戏版号申请。此次停发是为了处理2018年版号冻结期间积压的版号审批请求,因积压数量太多,故暂时停发处理。
2021年7月,版号发放再次停滞。可以预见的是,版号数量缩减已经成为行业必然趋势。2018-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游戏版号数量分别为2064个、1507个、1405个,到了2021年的当下,版号发放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引发众多中小企业叫苦不迭之外,另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自手游爆炸时代来临的换皮、低成本游戏造成的种种行业乱象正在消失。同时,版号买卖产业、代办业务等供需市场间断性繁荣。在此期间,游戏版号规定也在逐渐完善,新规中,即便是H5小游戏,也需要获得正规版号,才能正式运营盈利。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数次版号危机后,行业大风向已经从叫苦不迭到主动求进。在版号暂停发放的几个月中,一些公司拥有版号的产品同样不急于一时,反复调整产品策略、创新游戏玩法,为产品能有更好的市场表现作准备。版号虽然很重要,但只有版号却不顾内容、玩法、创新是行不通的。
在行业“内卷”的大环境下,寻找“出海”机会或许成为游戏企业自救的唯一方式。
“出海”求生,
新蓝海还是伪机遇?
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在2022年全国出版(版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有提到,版号暂停发放会造成新游戏在国内的暂时停滞,但既有的庞大游戏库存和生命周期较长的游戏,并不会受影响,市场格局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与此同时,国内游戏厂商会沉下心挖掘精品游戏潜力,并在游戏出海上有更多的投入,反而对于国产游戏的成长有催化作用,并对国内一些换皮、低质的游戏及厂商有一定的淘汰作用。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氛围下,游戏公司们纷纷开始修炼内功,进行挑选品类,打磨内容,反复调整数值,乃至耕作公司产品推广范围等等。首次版号冻结时,出海成为不少具备实力企业的布局方向。
《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0.13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2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从近五年的平均增长幅度看,中国游戏出海份额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出海游戏在用户下载量、使用时长和用户付费三个方面均保持较好增长。但出海成本正在提高,如果没有打下根基,从头开始并非易事。
游戏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下许多游戏公司的重点战略方向。在《2021Level up 年度发行商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数量上首次超越日本位列第二,本次又凭借17家,以占比32%的成绩力压美国的15家,成功登基榜首。包括完美世界、心动网络、米哈游、三七互娱等头部企业均早早布局并取得一定成效。
完美世界的《梦幻新诛仙》《幻塔》等头部产品均已在海外或有在海外上线计划。不久前,朝夕光年于3月中旬在海外发行的暗黑风 ARPG 手游《Dark Nemesis: Infinite Quest》,在半个月时间内进入增长榜第11名。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上线至今,该游戏是东南亚地区收入最高的地牢探索类游戏,在美国市场排名第6。
但同时,面临的机遇和风险也在成正比。对中国手游厂商而言,海外市场不再是“降维”运作。游戏本土化、审核与进出口贸易等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对海外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cbIXsi。
因此,尽管版号再次复苏,脱离版号焦虑将成为长期持久战,这并不意味着版号的重要性在降低,而是从业者不再被动,当游戏监管体系在不断完善,游戏分级管理更加人性化,版号发放数量减少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背景下,游戏公司如何使自身实力的逐渐提高,获取版号的能力不被削弱才是关键所在。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