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虚焦的晃动影像中,观众「看」到了一片模糊的光亮,伴随着不带情感色彩的女声旁白,一段关于盲人技师的故事徐徐展开。2014年,娄烨在电影《推拿》中,通过虚焦点和模糊影像的摄影技术,在银幕上向观众展示了盲视觉。视障群体第一次成为影像中的主角,拥有了为自己「量身打造」的电影。
普通观众也得以从影像中了解到另一套感官的运行方式,并正视到他们同样拥有的情感、娱乐等需求。即使如此,明眼人可能仍难以想象,在一个看不清的世界里,如何享受视频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调查,全国有1700多万视障群体,这意味着每80人中就可能存在一位视障者。其中,又有超过90%的视障⽤户会在⼿机上安装⾄少⼀款⽂娱类APP。
现实生活中,一些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关照到了这一群体和他们的需求。2019年,阿里内部就设立了信息无障碍委员会,但既有观念下,视频平台与视障人士的关系会比较远。直到一次偶然的交流,阿里文娱移动技术负责人田径杯从无障碍部门的朋友处得知,视障人士或许也有使⽤视频APP的需求。
技术团队统计的优酷后台数据证实了这一判断。随后,田径杯便组织团队开发了产品的无障碍适配。「这是⼀群我们本应服务到的用户,理应为他们建设必需的基础设施,搭起这条互联⽹上虚拟的盲道。」2020年12月,优酷正式上线了无障碍剧场。
由于此前平台无法精准面对视障用户开通权限,为了规避版权风险,剧场迟迟没有拓展内容储备。今年11月和中残联达成合作后,优酷无障碍剧场将进行视障用户的认证,不仅保障了会员权益也满足了视障者的观影需求。在此前提下,优酷无障碍剧场的作品储备也将会有很大提升。
这是一条需要长期建设的互联网「盲道」,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不菲。之所以这群人仍在路上,正是体现了阿⾥巴巴的价值观和做公益的初⼼所在。
搭建虚拟盲道
「就像是⼀个⼈要去另⼀个地⽅看电影,但这两个地⽅之间道路崎岖不堪,⼏乎⽆法⾏⾛,但还是有不少⼈要艰难地穿越过去。」
对于视障用户而言,线上观影的主要挑战在于识别平台界面、找到并播放心仪内容。无障碍适配之前,他们只能通过手机的旁白模式,不停切换焦点浏览页面。而优酷平台有将近400多个页面。
为了提升视障用户的使用体验,阿里文娱决定为视障用户修筑一条专属的虚拟「盲道」,让优酷无障碍剧场相当于一个和电影、剧集等频道平行的一级入口,剧场也可以进行暂停、快进等功能的无障碍交互,并为视障用户提供免费的、去广告的内容。
完成平台和产品的无障碍改造后,内容层面的无障碍生产同样重要。阿里文娱公益负责人陈艳玲介绍,制作一部无障碍影片,需要经过选片、撰稿、审稿、录制、剪辑、后期混音、校对等环节。以选片为例,要考虑电影类型的丰富性,又要兼顾视障人士的观影偏好。
常规的影视作品中有很多空镜、表情、形体和场景叙事,视障用户无法直观感受到画面,需要在后期制作时多加入一条解说的音轨。运用合适的视觉化语言描述,视障用户的心理视觉就能与真实事物对应起来,离真的「看」到就没有多远了。这也正是制作无障碍内容的难点。
陈艳玲解释,视障人士有敏锐的感知力,他们触摸过的东西在内心都有成像,但这些触摸非常有限,讲述时要找到他们可以理解的依据。「比如不能说「五光十色」、「极其明亮」这类词,第一他们可能没法在想象中形成画面,第二他们心里可能会不舒服。」
阿里文娱公益通常会请外部合作的公益机构来制作无障碍版影剧综内容,比如杭州市残联、北京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不仅具备制作无障碍内容的专业性,也有服务视障用户的意愿。
解决关键问题
今年11月,阿里文娱公益又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达成了合作,将解决视障用户的身份认证问题,也会利好无障碍内容制作和剧场储备。
没做身份认证前,无障碍剧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的。这意味着一些普通用户也能在这里看到免费的会员内容。优酷法务版权负责人王冀透露,当时剧场的用户访问量巨大,但站内没法区分哪些才是应该受益的视障用户,这不仅会对会员服务造成影响,也会有版权的风险。因此,剧场里的内容储备只能放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阿里文娱公益曾与杭州残联试点合作,让无障碍内容只面向认证成功的杭州视障用户免费开放。正是通过这次合作,陈艳玲发现在优酷无障碍剧场开辟身份认证入口,残联协助承接认证申请,再反馈回优酷无障碍剧场的链路是可以打通的。
为了能让剧场里的内容面向全国视障者,阿里文娱公益便与中残联展开沟通并得到了支持。12月3日,优酷无障碍剧场开通了视障观众身份认证入口,所有在中国残联做过残疾人视障备案的用户都能受益。
优酷无障碍剧场上线两年来,因版权限制一直没有大量上新。而《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生效,以及视障观众身份认证功能的上线,为无障碍剧场的内容储备提供了支持。
今年5月《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生效,这是国际首个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核心是为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版本内容,且不受版权约束。但据王冀介绍,《马拉喀什条约》没有约定视听作品,只约定了印刷品,不过结合中国python《著作权法》,法律上有空间推动在此框架下为视听障碍人士提供更多服务。
优酷版权部门会逐一和片方谈公益版权,多选择平台已采购过的内容、或平台自制定制的内容进行谈判。据王冀观察,通常版权方不会再次收费,可能会顾虑的就是上线时间,以及解说版本是否曲解原意。
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电影讲述人大伟曾说过,「讲述人是影视作品无障碍改造的关键环节」。这些故事视觉化地进入视障人士内心,对他们的生活认知、自我成长和观念改变非常重要。因此,讲解必须从导演的创作中挖出他想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长期建设
第一版无障碍剧场的搭建和上线并不是工作最难的部分,重要的是如何在之后的时间里持续保护用户体验。田径杯比喻,「这就相当于人行道上的盲道维护,难的是在它每次经历风吹日晒雨淋,或者被磕碰后,都能及时准确地把损坏的、缺少的砖块修补上」。
如今整个阿里文娱内部形成了一个机动的虚拟小组,不同部门的员工们本着对公益的热爱,将这项工作保持了下来。目前无障碍剧场每两周就会发布一个新版本,功能在持续迭代。
其中,技术团队每个月会有几十万行代码更新,运营等部门的参与人员也会集中抽出一个下午在会议室集中讨论、派发任务。测试团队也会针对每一次无障碍的优化情况做测试。为了避免明眼人测试时忽略的死角,团队每个月还会请视障测试人员亲自使用并反馈,以此长期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
此次和中残联合作开通视障观众身份认证,阿里文娱公益计划录一个产品使用手册。经过助盲培训师梁江波的建议,负责手册制作的员工了解到,视障用户使用手机一般是通过其自带的旁白模式/读屏模式,从而放弃了依靠「搜索功能」进入无障碍剧场的设计。视障用户进入优酷,第一个tab是首页的精选页面,右滑一下就能立刻进入无障碍剧场。
内容层面,和中残联合作后,无障碍剧场的作品储备和无障碍内容制作都开辟了更大的空间。陈艳玲介绍,今后将以每周一集电视剧、两个月甚至一个月一部无障碍电影的更新频率上线。
无障碍剧场希望让视障用户能和其他人一样更方便地欣赏到「最新最潮最好的内容」。优酷平台采购或自制的内容上线后,视障用户就能在剧场尽早免费欣赏。但由于院线电影有窗口期,会经历院线、平台点播付费期等几个时期。为了让视障用户更好地同步体验,今年8月,优酷无障碍剧场在北京组织了一场线下放映,邀请50位视障观众一起在《独行月球》热映期间欣赏其无障碍版本。
无障碍电影需要在正式放映前,调试讲解音响,去除爆炸性音效,配合电影原声,让音量更适合视障观众的体感。一位久未走进影院的视障python用户体验后,表示「特别解馋」。
过去视障者主要通过公益组织举办的线下无障碍观影活动欣赏电影,但近两年受到疫情等原因影响,线下观影活动javascript逐渐减少。当年《推拿》在全国举行了数场无障碍观影活动,如今优酷无障碍剧场也加入了这一实践。
陈艳玲谈到,线下观影的难点不是组织环节,而是从视障用户角度出发,观影成本较高。线上无障碍剧场就是为了解决视障朋友出行不便,以及场次减少后如何满足其观影需求的问题。现在视障朋友想欣赏什么内容,用手机简单操作就可以找到。
阿里文娱公益希望这件事在用户层面弱化商业元素,所以无障碍剧场对视障用户免费、去广告。同时,优酷不会将这部分用户计入平台的日活月活,指导商业化的动作。「我们更希望把这个剧场做成视障用户可以得到快乐的专区,大家关注的、讨论的影视作品,视障用户一样可以在这个剧场里看到。」
正如2014年《推拿》上映时,海报主题上写着的「散客也要做编程客栈」,电影中按摩店的盲人师傅们不放弃散客,主创们也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而如今,也有越来越多人关照到了这些少数群体的需求,重建他们「看见」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