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于2月16日至20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2月19日,针对“举办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的初衷”,“陕西应该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哪些亮点”,“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举办对于榆林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崔红军和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崔渊。
王晓峰表示,首次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年会打造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把我们广大的社会力量组织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聚集力量,同时也可以把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以及我们的非遗工作者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交流互见互学的平台。
针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王晓峰表示,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丰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立足于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要进入生活。陕西是旅游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跟旅游的发展结合起来,跟旅游融合共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必须是有生命力的,能够被老百姓所能接受的,你跟景区才能有融合,如果项目跟现代生活完全脱离,老百姓的参与性、游客的体验感就不强,那可能也不适合再做融合,所以这里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王晓峰告诉记者。
榆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资源大市。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崔渊从保护传承制度不断完善、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健全、保护传承方式多彩多样、生产性保护进一步加强、抢救性保护措施有力、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艺术之乡创建成果丰硕这7个方面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亮点。
据了解,榆林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省级66项、市级211项、县级565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名、省级66名、市级420名、县级1114名。全市建成市级非遗综合展馆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陕北民歌专题博物馆1个,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12个,非遗专题馆23个,县级以上非遗传习所、传承基地94个。
绥德县、横山区、神木市、榆阳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定边县被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横山区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陕北民歌之乡”,榆阳区被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被命名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一种时尚,备受推崇,文化生态在榆林得到较好的修复,保护成效显著。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举办,对榆林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和重大。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崔红军表示,此次年会更加提升了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让榆林更加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价值,更加坚定了榆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全域旅游的决心,明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方式发展的重要性。